2月23日下午,中钢协前常务副会长罗冰生在“经济每月谈”论坛上透露,目前铁矿石谈判工作已经基本停滞,当前三大矿商完全垄断话语权,中国需要提升矿石自给率,并通过钢铁企业的整合重组来扭转供需局面,这一局面未来两三年内将逆转。
三大矿商铁矿石价格猛涨
2月17日,三大矿商之一必和必拓向中国钢厂发出新的铁矿石报价,为168美元/吨,比上月提价8%,再加上海运费,铁矿石到岸价约达175美元/吨,创下新高。
“它就是一个通知。”罗冰生认为这已经不是谈判意义上的报价了。
2010年,铁矿石年度定价机制崩溃,被更短期的季度定价取代。按照这一模式,新一轮的报价时间应为今年3月,但必和必拓已经抢先发布新价格,这一举动被解读为强硬推行月度定价模式。
其实,中国早已失去谈判的话语权。罗冰生透露,2010年时,谈判已经无力左右铁矿石价格了。“去年价格的大幅上涨不是供需双方谈判的结果,而是三大矿商强行推动的结果。”
目前力拓和淡水河谷虽然尚未启动月度定价,但在价格上已经紧跟必和必拓步伐。由于三大矿商占有的铁矿石资源占全球70%以上,中国钢企若拒绝新的报价,缺口巨大,无法满足生产所需。因此不少国内钢企已经无奈接受该价格。这意味着中国钢企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成本。
中国钢铁协会在去年对77户大宗型钢铁企业进行统计,结果显示2010年钢铁企业实现利润897.15亿元,比上年增长52.02%,但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的销售收入利润率仅为2.91%,远低于全国工业企业6.2%的平均水平。其中因铁矿石价格高涨造成的增加成本高达1980亿元人民币。
国经中心宏观经济处处长王军认为,全球铁矿石供应紧张,油价上涨导致海运费增加,再加上通胀预期的推动,二三季度铁矿石价格还会继续上涨,三大矿山的长协定价涨幅可能超过10%。
罗冰生认为,目前状况已不是通过谈判能够解决的。
供需关系将在两三年内发生转变
罗冰生表示,未来两三年内中国铁矿石供需关系将会发生完全的转变。这一判断是建立在中国铁矿石需求减少、供应增加的基础上。
需求方面,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节能减排措施推进、钢铁企业联合重组,均是减少铁矿石需求的积极因素。据罗冰生介绍,2010年需求放缓已经初现苗头,当年我国进口铁矿石6.82亿吨,比上年减少了913.47万吨,下降1.46%。
供应上,不断高涨的铁矿石价格刺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加入“寻矿”大军。2010年我国生产铁矿石10.7亿吨,比上年增长了21.59%。此外,未动用的铁矿石资源高达342.69亿吨,占全国铁矿石储量的55%。但中国贫矿多,富矿少,无法满足中国钢铁企业产品转型升级要求。
罗冰生表示,中国钢企正在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大海外矿山的投资开发力度。据悉,目前中国企业正在建设和将要建设的海外权益矿资源达1.5亿吨,铁矿石锁定资源量达180亿吨。
中国大部分权益矿分布在澳大利亚,这些权益矿资源主要通过股权收购、资产收购和合资、合营等方式获得。新近上任的中钢协会长朱继民和徐乐江所在企业都有丰富的海外并购经验,在海外拥有权益矿。
观察认为,在经历多年谈判失利后,中钢协正在调放重点,苦练内功,以提高谈判筹码。
“到那时,双方就要坐下来谈判了。”他认为,中国占据了四成的铁矿石市场,三大矿商不会愿意丢失这一市场份额的。
据大会发言人介绍,此次论坛原本拟邀请必和必拓公司代表参加,但几经努力,仍旧未能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