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经济领域有两件大事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关注:一是众所周知的世界油价上涨;二是不太为人关注的“韩国7家银行倒闭并引发部分储户挤兑”事件。
油价方面,纽约油价23日盘中上冲破百,短短两个交易日内涨幅就达到14%。伦敦油价则突破每桶110美元,创下2008年8月以来收盘新高。油价上涨的直接原因是中东、北非一些国家的政局动荡,但根本动力还是各国货币的超发或滥发———没有“过量宽松”做基础,一时的政局动荡不会掀起太大的风浪。
世界油价上涨对中国控制通胀形势会产生重要影响。最主要的影响当然是容易引发大宗商品炒作,提高企业经营成本和居民消费成本。央视24日早新闻报道:中石油和中石化上调油价后,许多企业已经感受到了油价上涨的压力,交通物流企业尤甚,部分快递公司提高了接单价格,造成接单数量下滑。可见,油价上涨的传导还是很快的。
但油价上涨还可能意外造成对中国控制通胀“有利”的方面。去年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的通胀主要发生在中国、印度、越南等亚洲新兴国家;西方当时仍然处于恢复的泥潭中,政策的主基调仍然是“宽松刺激”。这就造成“东方紧缩、西方宽松”的怪现象,促使国际热钱流向亚洲“寻租”。现在国际油价上涨,加大了西方国家的通胀压力,不少国家开始考虑从刺激经济转而控通胀。
例如,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等开始反复强调抑制通胀的紧迫性;英国1月通胀率已涨至4%,较其央行目标水平高出一倍,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威尔表示,目前进行小幅升息能迅速将通胀率降低至目标水平,且能避免未来大幅升息对英国经济的负面影响;卢森堡央行行长默施23日称,面对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带来的通胀风险,欧洲央行需调整政策立场;荷兰央行行长魏霖克22日表示,随着经济复苏和通胀加剧,建议欧洲央行考虑升息。
此前中国央行之所以在加息的态度上犹豫彷徨,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担心中国率先加息会加快国际热钱的流入步伐。如果油价上涨带动世界范围内的适度加息紧缩,则中国面临的资金输入性通胀的压力将大为减轻。
当然,比较油价上涨对中国控通胀的正反两方面影响,油价推动成本上升的负面影响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对此我们应该有客观认识。
至于韩国7家银行一周之内倒闭,直接原因是资不抵债,深层原因则是对房地产业过度介入。据报道,韩国银行大量介入房地产业,而且贷款条件较为宽松,杠杆率比较高。现在打击通胀的紧缩货币政策,给市场带来了不少压力。与美国次贷危机相似,韩国贷款人的违约率会上升,特别是储蓄银行的贷款。这种情况与当前中国的情况极其相似,应该引起我们高度警惕。韩国教训的另一点是政府处置失当———前几天还信誓旦旦地告诉民众“银行绝无问题”,不到一周的时间就变脸倒闭,引起民众的愤怒和责难。这种幼稚的做法,是为政的大忌。(来源:经济导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