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供应格局将逐步多元化,两大集团主导地位不会改变。截至2010年底,我国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已由2000年的2.76亿吨猛增至5.08亿吨,占据了全球产能的11.5%,稳居世界第二位。
资源供应格局将逐步多元化,两大集团主导地位不会改变。截至2010年底,我国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已由2000年的2.76亿吨猛增至5.08亿吨,占据了全球产能的11.5%,稳居世界第二位。我们预计2011年国内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将同比增长5.26%,届时中石油与中石化将分别占据国内加工产能的31%和47%。“十二五”期间,资源供应格局将逐步多元化,但两大集团的主导地位不会改变。
政策保障零售利润,非油业务发展将提速。以加油量测算,2009年中石化、中石油的市场份额依次为47%和38%,现行成品油定价机制合理分配了批发环节和零售环节的利益,北京、上海等东部沿海地区及部分经济较发达省份的汽油批零价差要明显高于内陆地区,加油站利润更加丰厚。与此同时,与发达国家非油业务利润占营销板块利润50%相比,我国两大石油公司非油业务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未来成长值得期待。
交通运输业是拉动成品油消费增长的最大引擎。我国车用汽油占汽油消费总量的90%左右,交通运输用油占据柴油消费量的半壁江山。未来3一5年,预计我国汽车保有量的均衡增速接近15%,由此带动汽油消费保持5%左右的增长速度;而工业的快速发展也将带动煤炭、钢铁等工业原料运输需求的增加,柴油消费增速预计短期内将维持在8%附近。
市场化是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的主旋律。从1998年起,我国成品油定价机制市场化改革历经5个阶段。现行的定价机制是“原油成本法”与“最高零售价法”的结合。我们预计新的定价机制今年有望落地,调价周期有望被缩短,油价调整可能会更加频繁,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国际市场原油价格联系将更加紧密。对两大集团而言,炼油板块的盈利能力将会有所增强。
风险因素。成品油定价机制市场化改革进度低于预期;国际油价大幅上涨导致成品油炼化与零售环节利润被压缩。
行业投资策略与重点公司。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于今年3月21日表示,中国对油价的价格控制会放开,成品油价格会和国际市场进行接轨。我们认为来自政府最高层的表态有望加速成品油价格市场化改革的推进速度;4月7日成品油价格的上调也会相应改善炼化与销售企业的经营环境。投资策略上,我们推荐低估值、业绩确定的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两大油公司刀H比价处于历史低位,行业景气度2季度有望继续恢复,考虑到大盘蓝筹股目前具有安全边际高、估值低的优点,我们维持两家公司的“买入”评级,并给予成品油行业“强于大市”评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