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风机制造商正整装待发,蓄势扬帆出海。
“ ‘十二五’期间出口风电机组要占到公司总销量的50%。”一国内领先风机制造企业负责人提到海外市场发展目标时难掩冲动。而有如此雄心的企业并不少,据了解,国内几大龙头企业华锐风电、金风科技、国电联合动力等都已开始摩拳擦掌。
海外市场成“救命稻草”
国内风机企业出走海外已经成为必然趋势。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施鹏飞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目前中国风机的制造能力已经能够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寻求海外市场的扩张不仅为目前强大的产能找到出口,更有望成为新的、可持续的利润增长点。
国内的风电市场已是 “僧多粥少”,产能饱和度较高已是不争的事实。在近几年国内风电装机每年100%的增速带动下,风机设备制造也随着高速发展,形成了超过80家整机企业、年产近4000万千瓦制造能力;而今后10年,我国的风电场建设速度可能维持在年装机1500万~2000万千瓦之间。
好景不再,国内风电市场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形势也让企业忧心忡忡。据了解,目前国内风机价格已从之前的超过5000元/千瓦跌落至4000元/千瓦以下,毛利率下滑成为巨大的潜在风险。
相比之下,国外市场或许是眼下风电企业的“救命稻草”。据了解,同样的风机,在国外销售单价普遍高于国内,每千瓦价格差距为500~800元;而同样产品销往国外的毛利率明显高于国内。
同时,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预计,纵观全球风电市场在2010~2014年,全球风能发电将达到400吉瓦以上,其中中国、欧洲市场将继续带动增长,另有其他国家也正致力于增加其风力发电量。东海证券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根据2010年我国出口增长了8.8倍,而2011年的订单较2010年出口增长了6.3倍,进一步证实了我国风力发电设备出口前景乐观。
在稳固国内市场的同时,国外市场,特别是美洲、欧洲将是企业进一步开拓的重点市场。而据了解,国内一些龙头企业的国际化布局已具雏形。据国内一风机制造企业负责人透露,为全面开拓国际市场,该公司正计划在风能资源丰富的北美洲、澳大利亚、欧洲及南美洲设立公司,同时也考虑在欧洲和美国设立生产基地,扩大当地的市场份额。企业心中的如意算盘是,欧洲海上风电市场的欧洲基地主要生产海上风电机组,美国基地主要针对北美陆地风电场市场。
认证或成“护身符”
尽管看上去很美好,国内风机制造企业意欲在海外市场占有一席之地也并非易事。
科文顿·柏灵律师事务纽约办公室高级顾问、清洁能源及气候行业团队成员George Frampton直言,对于中国风电企业而言,最大的障碍将是证明设备可靠性和维护承诺,以使中国风电设备在市场上与通用、维斯塔斯和西门子等风机设备具有竞争性。
而海外市场的风况跟国内不同,对风机的要求也不一样,在施鹏飞看来,这对国内风机制造企业而言是最大的考验。“目前我们要做的就是提高质量符合当地的风况和需求,质量控制能力是国际市场上站住脚的关键。”他说。
对于初来乍到的国内风机企业而言,获得国外相关机构对风机产品的认证或许将是通往海外市场“护身符”。
华锐风电高级项目经理葛纯对记者表示,在欧洲以及北美地区,获得相关的国际认证对于国内风机及零部件制造商获得国外买家以及投资方的信任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据介绍,华锐风电自主研发的3兆瓦风电机组通过了德国劳埃德船级社(GL)的设计认证,并将在近期获得测试认证。“拿到相关机构对风机整机运营状况的认证,这是产品销售的亮点,在当地销售更容易获得认可。”他说。
中国风能协会理事长贺德馨提醒到,并不是所有企业都能在国际市场中分得一杯羹。“海外市场对于风机性能、销售渠道、服务、认证等都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因此目前来说,国内一些龙头企业更有优势。”他说。
在葛纯看来,国内风机企业在国际市场上难免会面对国际客户对国内风机产品质量和技术上的质疑,非常有必要建立分支机构,接近国际客户,让客户了解国内风机技术和质量水平。
国内风机企业的海外征途才刚刚开始。(来源:中国经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