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蒙古自治区最西端,有一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阿拉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阿拉善的大漠风光,数千年的草原文化在这里积淀和传扬。
曾经,生态脆弱、发展滞后长期困扰着阿拉善。但如今,阿拉善盟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狠抓生态建设,发展循环经济,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大大改变了闭塞落后、风沙滚滚的面貌,一颗璀璨的明珠正绽放出夺目的光彩。
阿拉善不再是沙尘暴代名词
在阿拉善,沙漠、戈壁、荒漠草原面积各占1/3,年均蒸发量是降水量的60余倍,适宜人类生活的面积仅占5%。长期以来,受气候变迁、超载放牧等因素影响,当地生态日趋退化,成为我国主要的沙尘源地之一。上世纪90年代,一场空前严重的沙尘暴席卷了大半个中国,之后,阿拉善成了沙尘暴的代名词。
曾长期在阿拉善盟工作的内蒙古自治区副主席布小林说,为从根本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2005年,阿拉善盟对发展战略作出重大调整:决定农业不再向绿洲集中,不再新开垦土地,改变过去把牧民转为农民的做法,将生态移民直接安置到二、三产业。到2010年底,全盟搬迁农牧民5000多户、1.5万人,全盟从事草原畜牧业的牧民由5万多人减少到3万多人,自然放牧牲畜头数减少1/3。
“要坚持把生态保护作为最大的基础设施建设来抓。”阿拉善盟委书记王玉明的话铿锵有力。“为了保护生态,我们采取了许多突破常规的做法。”阿拉善林业局副局长梁守华介绍,“例如,我们打破了理论界‘降水200毫米以下不能飞播造林’的定论,在腾格里、乌兰布和沙漠边缘成功实施了飞播造林,总面积达340万亩,形成了长250公里、宽3至10公里的阻沙带。”
经过不懈努力,阿拉善盟局部地区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全盟植被覆盖率由2005年的13%提高到2010年的24.6%,自然保护区面积几乎达到全盟总面积1/10。全盟近2000万亩荒漠草场得到休养生息,4400万亩草原得到一定程度保护,阻止沙漠扩张的第一道防线梭梭林面积恢复到近1500万亩。
东居延海生态的变迁,是阿拉善生态建设的一个缩影。通过扎实推进黑河下游额济纳绿洲抢救与生态保护工程,东居延海实现连续6年不干涸,扭转了黑河尾闾生态持续恶化的趋势,胡杨林面积由30万亩增加到44万亩。如今,天鹅湖边重现天鹅,曾经绝迹的“大头鱼”又摆上了额济纳居民的餐桌。
循环经济让“聚宝盆”腾飞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阿拉善已发现的矿藏有86种,占内蒙古已发现矿种的71.67%,其中湖盐、无烟煤、花岗岩、冰洲石储量居全区第一位。然而,长期以来,当地群众却面临捧着“金饭碗”要饭吃的尴尬。
本世纪初,当地加大矿产开发力度,大量引进焦化、硅铁、电石等高载能、高污染项目,造成环境严重破坏,与周边一些地区被统称为污染“黑三角”。
“要经济增长,更要蓝天碧水;要发展,更要科学发展”成为全盟上下共同的心声。从2004年开始,阿拉善盟顶住重重压力,断然停止矿权审批,围绕资源综合利用,引进以大型企业为龙头的循环产业链,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随着结构优化升级和科技创新步伐的不断加快,阿拉善经济开发区目前已形成以制钠、氯气利用为主的盐化工,以甲醇加工、焦油回收为主的煤化工,以染料为主的精细化工3条产业链。各产业之间的关联度不断提高,形成了以盐化工、煤化工、精细化工、有机原料、合成材料为主的五大循环经济产业集群框架。
阿拉善盟副盟长田德志说,今天,阿拉善经济开发区已形成世界上最大的金属钠加工销售基地,国内最大的靛蓝生产基地、氯酸钠生产基地。
新型工业化在这里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阿拉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21.1%,高于全区平均增速4.6个百分点。
如今,阿拉善经济开发区上空已少见烟尘,废气经过综合利用后实现达标排放;废水实现两级处理,中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68%。
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姚泽元说:“阿拉善的果断转型改变了当地的经济增长方式。作为地方政府官员,以前看不到工厂冒烟心里发慌,现在看到工厂冒烟心里才发慌。”
城乡一体发展提升幸福指数
“是城里人还是农牧民,我自己都快分不清楚了。”阿拉善右旗额肯呼都格镇搬迁农牧民李兰芳的“糊涂”不无道理。在政策“惠荫”下,她结束了靠天吃饭的生活,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楼房,每月能领到900多元的养老金,闲暇时到社区文化活动室唱歌跳舞。户口簿上清晰地显示,牧民是她的职业,不再是身份。
为了改变牧民生活贫困状况,阿拉善盟提出“适度收缩,相对集中,转移发展”的战略,并进一步升华为实施“城乡一体化”的重大决策。为了让移民“迁得出、稳得住、富起来”,政府在全盟建成20多个移民新村。全盟5676户、19082个牧业人口,进入资源富集、基础条件好、具有较高容纳力的“六镇、八区、十大滩”,82.5%的人口集中在了城镇。
额济纳旗达来呼布镇移民村牧民巴特尔,在自家院内办起了蒙餐馆,一年营业收入达10万元。“以前牧区过度放牧,环境恶劣也没有电,牧民一天跟在羊屁股后数粪蛋蛋。现在移民户享受很多好政策,生活不比城里人差。”巴特尔高兴地说。
阿拉善盟教体局局长王国福介绍,近年来,该盟统筹城乡教育资源,对中小学布局(特别是农牧区)进行调整,促进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自去年9月1日,阿拉善盟已经建立起不分民族、覆盖城乡,从幼儿园到高中的15年免费教育体系。
不仅是教育,社会保障一体化也在快步推进。2010年7月,阿拉善盟城乡低保实现了同标准、同待遇、同管理。同时,阿拉善盟顺利完成城乡低保第9次提标工作,将城乡低保标准再提高40元,近万名群众从中受益。
阿拉善盟盟长云喜顺说,从实施转移发展战略到推进城乡一体化,阿拉善盟紧紧围绕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目标,着力改善民生,逐步实行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教育、劳动就业和户籍管理一体化制度,城乡经济社会步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