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重点合同煤的兑现率很低,一边是市场煤在不到3个月时间内飙升近10%。《经济参考报》记者在山西、湖南等地实地调研发现,电荒下电厂面临的经营窘境并没有因为刚刚上调的电价有所缓解,不少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上调电价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减亏,电厂的经营状况仍然非常严峻。
6日,山西临汾一家燃煤电厂的负责人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从今年春节到现在,该电厂的重点合同煤兑现率不到40%。这位负责人说:“现在煤炭行情看好,电厂是弱势群体,求着煤企给煤,电厂能拿到煤就不错了。”
该负责人表示,去年年底和省内煤企签订的重点煤炭合同,有相当一部分都是“定量不定价”,“当时确定一个供应量以便让交通部门统筹安排运力,真实的交易价格并未公开,只有交易双方才知道,甚至很多价格只是双方口头定的一个基准价,在真正交易时会有上下浮动。在定量不定价的背景下,煤企给我们的不少合同煤已经很接近现在的市场价了。”
上述人士向记者透露,煤炭企业通常会以运力为由降低重点合同煤的履约率,“1万吨合同煤交到铁路处,铁路只能运3000吨,另外7000吨就退回到煤炭企业用作市场煤交易,煤企统计自己交出了1万吨的合同 煤 , 但 电 厂 实 际 只 收 到3 0 0 0吨。”
此外,调低合同煤炭的热值,也是电厂方认为煤企变相涨价合同煤的一种做法。“现在我们电厂进的都是4500大卡的合同动力煤,但当时签的合同都是5000大卡以上的。这种事在电厂里比比皆是,没法和煤企谈,人家有谈判权,这4500大卡的煤不少电厂还抢着要呢。”上述负责人告诉记者。
电荒重灾区湖南的电企也饱受合同煤兑现率低的苦恼。华能湖南分公司营销部经理黎明向《经济参考报》记者介绍,华能湖南分公司电煤主要来自于山西、陕西等地,“现在一些大的重点矿,合同兑现率很低,不到50%。重点合同的电煤价格比市场交易价每吨低100元到200元左右,市场煤比重点合同煤贵,煤企赚的钱当然就多了,所以他们想尽办法不兑现重点电煤合同。资源掌握在他们手里,电厂这头也没什么办法。”
大唐集团金竹山发电厂副总经济师朱冬仁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湖南对省外电煤的依赖度较大,外省煤的重点合同兑现率却持续走低,给湖南火电带来很大压力“年初相关部门明确要求今年电煤不能涨价,但是国有大矿很强势,它可以以铁路运力不够等借口,将重点合同的电煤少发送一些,变相地不兑现重点合同,转而变成市场煤进行交易。”朱冬仁估算,往年重点合同煤的兑现率不超过70%,其余的就作为市场煤来赚钱。
记者在采访电厂时问到哪些煤矿不能兑现合同时,几乎所有电厂都说“不方便”透露是哪些煤矿。数位电厂负责人表示,电煤热量是否能达到合同中的标准、煤炭质量是否过关,这些化验权都在煤矿一方,“即使电厂认为热量不达标,按照合同走司法程序维护自己的权利,也是一个很艰难、漫长的过程。”
记者在山西采访了数家煤矿企业,多家煤企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合同煤的兑现率不高的原因比较多,其中电厂也存在相当的投机行为。“在春秋煤炭淡季时,市场煤价会有一定的回落,这时一些电厂就不接收合同煤,转而去外省寻求价格较低的市场煤。此外遇到运力紧张的局面,合同兑现肯定要受到影响。”
目前,我国煤炭价格实行重点煤炭企业一定范围内供需双方商定的合同价,合同外煤炭实行随行就市的市场价。这边合同煤的兑现率低,那边市场煤的价格自3月以来一路飙升,记者统计发现,有全国煤炭市场价格风向标之称的环渤海动力煤平均价格在70天内飙涨了近10%。记者从秦皇岛煤炭网获悉,自3月23日环渤海动力煤平均价格首次抬头以来,连续多周上涨,到6月1日,环渤海动力煤均价已经上升为837元/吨,短短70多天劲涨9.13%。
在全国出现电力供应紧缺,煤炭价格持续上涨,部分发电企业经营亏损严重,发电积极性不高的背景下,国家于6月1日统一上调了非居民用电价格平均每度1.67分。价格主管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次调价考虑到煤价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但多位电力企业的人士给记者算了笔账,上调的电价最多只能减亏,随之而来的煤炭价格上涨会在短期内就把这次上调电价给电企带来的利好吞噬。
“以山西上调上网电价2 .6分钱为例,只相当于4000大卡的动力煤价格下降40元/吨左右,按现在煤价的涨势,两个月就能把国家两年上调一次的电价给抵消。对于我们来说,也就减亏5000万元。”大唐集团下属的一家大型电厂负责人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来源:经济参考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