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冶金报报道:最近,两则消息颇受大家关注。一则是住建部将于今年7月份实施新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届时建筑工程将优先使用Ⅲ级螺纹钢;另一则是中国最大规模的扶贫避灾移民工程日前正式启动———未来10年,陕西将在陕南秦巴山区和陕北白于山区移民搬迁279.2万人,其数量超过此前三峡的移民总量,为三峡移民的两倍。业内人士建议,高等级钢筋强度高、韧性好、易焊接,其中的抗震钢筋具有较强的抗震性能,对于防震减灾,减少钢材消耗意义重大,应在该工程中加强推广使用。
伴随着规范的实施和此次搬迁、建设,高等级建筑钢材生产、销售企业将再一次迎来建筑用钢升级的商机。
两地移民达279.2万人
陕南秦巴山区和陕北白于山区是中国集中连片最贫困的区域之一。陕南秦巴山区属于地质灾害高发区,多次遭受洪水、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平均三年半就发生一次大的洪灾。陕北白于山区长期缺水,贫困发生率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0倍,绝大多数的贫困人口仍居住在土窑洞里。
陕南频发的地质灾害和陕北白于山区的极度贫困,使陕西省政府决定进行扶贫避灾移民。此次搬迁涉及陕南地质灾害易发区的汉中、安康和商洛3市共28个县,陕北白于山区约1.9万平方公里。
据悉,跨越两个世纪、持续18年的三峡工程大移民,共搬迁移民139.76万人,至2010年宣告结束。而此次移民搬迁总人口达279.2万,其中陕南搬迁安置240万名群众。陕西省计划10年实施移民搬迁安置,分两个阶段。即2011年~2015年,重点安排陕南地区地质灾害和洪涝灾害频发易发区、贫困山区以及生态移民搬迁安置约140万人;2016年~2020年,安置移民搬迁约100万人。
作为10年工程的起步之年,陕西省今年将安排陕南三市移民搬迁安置24万人。其中,汉中市8.8万人、安康市8.8万人、商洛市6.4万人。目前,安康市汉滨区恒口镇重点示范镇、汉中市城固县崔家山重点示范镇、商洛市商州区沙河子重点示范镇等建设项目已经集中开工。
钢企迎来优质建筑用钢商机
统计显示,我国建筑用钢占整个钢材消费量的50%左右,其中房地产建设用钢又占整个建筑用钢的60%以上。近年来,借助于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强劲拉动,西北地区建筑用钢的消费量一直在快速增加,其主要品种为钢筋、中厚板、H型钢、线材等。而截至2010年底,西北五省区(陕、甘、宁、青、蒙)的钢铁总产量为2000万吨左右,仅占我国钢铁总产量的3%左右,大批建筑钢材需要从其他区域调入。陕西扶贫避灾移民工程,将使相关钢企迎来新的市场机遇。其中,陕西龙钢集团就已经提出“构建陕西乃至西北地区高强度抗震建筑钢材生产基地”的目标。
值得一提的是,整个西北地区是我国地震的多发区和强震区。5·12汶川地震及青海玉树地震灾后重建工作,对优质建筑钢材需求旺盛。目前,我国对四川、甘肃、陕西等受灾严重地区的恢复重建工作投资约1万亿元人民币。
另外,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随着区域振兴规划及“十二五”规划的实施,西部地区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将带动房地产建设、新农村建设、公路、铁路、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钢材需求量快速增长。
从钢材需求量看,灾后重建工作钢材需求量巨大。仅根据甘肃省恢复重建所需的投资及建设所需钢材量估算,甘肃省仅灾后住房重建钢材需求量达90万吨,其余重建项目钢材需求量约为530万吨。两项合计,甘肃省灾后重建钢材需求量约为620万吨。
酒钢今年1月份发布的《榆钢支持地震灾区恢复重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显示,甘肃、四川和陕西3省灾后重建工作所需钢材总量将达3500万吨。从钢材品种看,灾后重建工作所需产品主要为建筑钢材,包括棒材、线材、H型钢、板材等。由于我国西南、西北地区均属地壳运动活跃地区,此次灾后重建的建筑将采用高抗震等级钢材,即H型钢及Ⅲ、Ⅳ级螺纹钢筋。
我国现有H型钢生产能力约1000万吨,但生产企业均布局在东部地区,整个西北、西南地区尚无一套H型钢生产线,因此灾区周边地区H型钢的产量远远不能满足灾后重建工作的巨大需求。去年底,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核准了酒泉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榆钢在榆中设立年产铁225万吨、钢125万吨、钢材120万吨生产能力的项目。该项目主要是支持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缓解甘肃省用钢需求。据悉,榆中钢铁公司位于兰州地区,地理位置的优势使其不必担心产品销售。而且,其距甘肃南部、四川北部、陕西南部地震重灾区较近,且建设H型钢、热轧带肋钢筋和圆钢生产线可增加灾区周边地区高抗震等级建筑钢材的供应能力。
根据总体规划,陕南地区搬迁投资共需1109.4亿元,主要包括移民建设投资772.2亿元,基础设施投资140.9亿元,公共服务及其他投资159.4亿元,自主拆迁投资12.1亿元,以及土地整理项目投资24.8亿元。陕西省地方大型国企陕西有色金属集团将作为资金周转平台,参与该移民计划。此前,陕西有色金属集团已与陕西省财政厅注册成立了陕西移民搬迁工程有限公司。该公司表示,将“在政府主导和政策扶持下,以社会性和公益性为宗旨,由企业以项目建设的模式,推进移民搬迁安置工作”。整个搬迁将按照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的发展方式进行。在这个过程中,将按照农民进城、小城镇建设、避险避灾及扶贫搬迁四位一体的思路进行。
高等级建筑钢材推广前景可期
陕西扶贫避灾移民工程在规划和设计中融入了抗震的理念,以提高建筑结构的安全度。抗震化必然使每平方米建筑面积的平均用钢量增加。一是乡村建设城镇住宅从过去几乎全部是土木结构不用钢材,发展到现在的砖混结构,每平方米用钢量达到十几公斤;二是用现浇板代替非现浇板的砖砼结构,每平方米增加了十几公斤的用钢量;三是框架结构的比例增加,使每平方米的用钢量增加;四是高层化比例增加,每平方米的用钢量也在增加。
随着国家固定资产投资持续保持高速增长,国内高层建筑建设的不断增多,为确保建筑的安全,在结构设计中对钢筋强度的要求不断提高,将进一步促进Ⅲ级螺纹钢市场的发展与壮大。
我国从2000年后开始推广使用Ⅲ级螺纹钢,2002年4月1日起实施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将HRB400级钢筋列为主导受力钢筋,当时建设部发布的《建设部推广应用和限制禁止使用技术》中,把HRB400级钢筋的应用技术作为推广应用项目。2009年《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和即将于2011年7月1日实施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提出,要加快淘汰强度335MPa及以下热轧带肋钢筋,推广使用强度400MPa及以上钢筋。
最近几年来,国家推广应用Ⅲ级螺纹钢筋(400MPa钢筋)的力度在不断加大,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在Ⅲ级螺纹钢筋不仅在重大市政建设工程、重点基础设施工程、民用高层住宅上得到广泛应用,而且在移民搬迁工程等领域得到应用。
经过近几年的推广应用,下游终端用户对高等级螺纹钢筋优越性已经得到充分的认识,认为这是中国建筑用钢发展的必然趋势,特别是在汶川大地震之后,对具有很好抗震性的高强度Ⅲ级螺纹钢更为看好,在灾后重建的建筑物上明确采用抗震性能好的建筑钢材,Ⅲ级螺纹钢受到青睐。
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共同发布的GB1499.2–2007《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份:热轧带肋钢筋》标准中明确规定,适用较高要求的抗震结构牌号后加“E”,如HRB400E、HRB500E。“E”,是英语单词Earthquake(地震)的第一个字母,标志着钢筋产品达到了国家颁布的“抗震”标准。抗震钢筋除应满足标准所规定普通钢筋所有性能指标外,还应满足以下3个要求:一是抗震钢筋的实测抗拉强度与实测屈服强度特征之比不小于1.25;二是钢筋的实测屈服强度与标准规定的屈服强度特征值之比不大于1.30;三是钢筋的最大力总伸长不小于9%。以上3条确保了钢筋的抗震能力,使得抗震钢筋能够在建筑发生倾斜、变形时“稳起”,不发生断裂。
在规划和设计中融入抗震的理念,对钢材的力学性能要求的提高,将使得西北地区推广高强度钢筋的步伐加快。可以预见,“十二五”期间,高效建筑钢材400MPaⅢ级螺纹钢和500MPaⅣ级螺纹钢,以及HRB400E等高强度建筑钢材将大有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