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正当中国经济开足马力向着既定目标奋进之际,电荒、用工荒、钱荒等相继来袭,加上高成本与高税负,一些企业经营困难,叫苦不迭。这些经济现象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生成逻辑?我们应该如何理性看待这些问题?企业应该如何应对这种局面?本报记者四面出击,深入一线采访调研,采写了一组“聚焦三荒两高”的专题报道,本报从今日起陆续刊出,以期给读者一个参考。
在政策全面收紧、电力紧张多重压力叠加之下,中小企业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阵痛”。
记者近日获悉,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全国工商联党组书记、第一副主席全哲洙带队,全国工商联历时两个多月,对16个省的中小企业情况进行了系统调研。调研发现,当前的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面临的“钱荒”问题可能比2008年金融危机时更加严重。
相关人士对记者说,工商联已将调研报告递交给了国务院,国务院非常重视这一情况,并转给银监会等有关部门。继银监会出台贷款新规缓解小企业钱荒之后,其他部委也将陆续出台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的政策。
“在'三荒两高’压力下,民营中小企业利润比刀片还薄。”长期跟踪民企生存状况的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专栏)用一句形象的话,描述了当前中小企业普遍面临的生存困境:用工荒、钱荒、电荒,高成本与高税负。
用工荒年年有,为何今年缺口特别大?在流动性依然充裕的情况下,为何中小企业要“等贷”?电荒为何在生产淡季就已经提前出现?要回答这三个问题,就不得不正视困扰中国经济的一些深层次问题。
第一个也是将对中国经济产生最为深远影响的问题,是中国人口红利即将消失,依靠大量廉价劳动力发展的模式难以为继。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微博专栏)指出,“用工荒”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我国劳动力供给增长速度低于经济增速所造成的,“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劳动人口年龄的增长速度一直在下降,每年平均增速约为1%,但同时,我国经济一直保持了两位数的快速增长。”
其次是企业发展方式的粗放问题。钱荒问题之所以暴露,银根收紧是直接原因,银行偏好大企业、担保体系不完善也是重要原因,但其暴露的更深层次问题更不容忽视。长期以来,中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主要依靠持续增加资金、劳动力、资源来发展,缺乏创新能力。
电荒提前则表明我国煤电矛盾到了必须要解决的时候。“市场煤、计划电”使得发电企业生产热情不高,电价改革呼声越来越高。
实际上,三荒不仅是企业需要解决的难题,也是中国经济必须要回答的问题,那就是中国经济何时能不再过度依赖廉价的劳动力、资金和资源来进行发展,而是通过技术进步实现转型升级。
关注三荒下的中小企业困境,有专家认为这只是结构调整中的阵痛,但如果在阵痛中只喊痛,而不从根源上解决问题,阵痛恐怕成为长痛。(来源:上海证券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