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24日,全球钛界层次最高、规模最大的综合性盛会——第十二届世界钛会及全球顶级钛展将在北京举行。
世界钛会每4年举办一次,堪称钛界“奥运会”。中国历经3次申请,最终才以5比2胜出美国,夺得来之不易的第十二届钛会主办权,这也是世界钛会首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标志着我国钛业开始跨入国际先进水平行列。
中国是世界上第四个具有完整钛工业体系的国家。荣耀与实力的背后,有这样一家企业,它实现了我国大盘重宽钛带卷“第一轧”,成为中国由钛资源大国迈向高端钛材加工制造强国的里程碑事件;它建立了我国目前唯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大卷重宽钛带卷制造基地并于今年实现投产;它有一个目标:形成钛矿—海绵钛—钛锭—钛加工材的完整钛产业链,打造全球钛行业最具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钛工业品牌。
它就是钛界黑马——湘投金天科技集团(简称湘投金天)。
2007年5月,湖南湘投金天科技集团率先取得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成功试轧出我国第一个大卷重宽幅钛带卷;2008年8月,冷轧钛带卷试轧成功;2009年8月,用自产的冷轧钛带卷生产出国内第一根钛焊管。短短3年多时间实现了我国高性能钛材精深加工核心技术的三级跳。钛带卷工艺路线的全线打通,标志着我国真正拥有了钛工业精深加工领域的核心技术,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封锁。走完了日本20年、俄罗斯40年的路程,创造了快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奇迹,再次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在新兴产业发展中的“中国速度”。
让业界惊讶的是,钛工业界几十年梦寐以求的“第一轧”为什么会出现在湘投金天?是什么创造了奇迹?又是什么促使湘投金天成为钛业界名副其实的黑马?在第十二届世界钛会大幕北京开启之际,记者来到湘投金天,探索“金天模式”推进产业高速发展之路。
临危受命“补台” 成功产业转型
湘投金天进入新材料领域,颇具偶然性。
上世纪末,湘西泸溪县引进中科院技术成果,生产超细微球型铝粉。由于缺乏资金、人才,这项扶贫工程的重点项目进展艰难。作为湖南省政府投资平台的湘投控股集团,临危受命“补台”。
这对于主要从事地方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湘投控股,多少有些“赶鸭子上架”。在投资产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上,他们不仅缺乏人才,也毫无先例可借鉴。
湘投控股公司为此专门组建湘投金天科技公司,铝粉项目作为第一个投资的高科技项目进入实施。
湘投金天团队用两年时间,对铝粉项目进行了重新规划与整合,其间,正赶上汽车行业“金属漆革命”,市场出现了爆发式增长,金天铝业作为国内首家微细球形铝粉高技术产业化的企业和国家行业标准的独家制定者,在国内行业内占据了技术、市场的领先地位,培养了一支金属新材料领域的专业人才队伍,与北京科技大学、清华大学、中科院、北京有色总院等高校院所建立了良好的产学研平台和人才、信息的共享系统,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一次偶然投资,却为这家大型投资公司开启了战略转型的大门。2006年,在高技术产业尝到甜头的湘投控股,谋划“十一五”发展规划时,将重点放在了战略产业领域。湘投金天团队展开长时间调研,在中国有色金属材料领域泰斗李东英院士、中南大学校长黄伯云院士、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钛金属资深专家唐仁波教授和北京科技大学多名专家等的指导和直接参与下,最终目标锁定了高性能钛及其合金新材料产业方向。
有“太空、海洋、全能和战略金属”之称的钛金属,是当代高新技术新材料领域中具有重大意义的金属新材料,具有轻质、高强、耐蚀、耐热、无磁和耐超低温等一系列优良性能以及形状记忆、超导、储氢及生物相容性等四大独特功能,在军工和民用领域具有广泛应用。以钛金属为核心所形成的深加工产业群和高附加值产品,是发展航空航天、新能源、节能环保、先进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的材料支撑。在这些高端产业领域,“钛含量”(即钛的使用量)是判断一个国家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我国是钛资源大国,储量占据全世界的40%,却只能生产一些基础的钛加工材。高端钛加工材一直为少数西方发达国家所垄断,从而成为制约我国众多新兴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湘投金天的选择,既适应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也因为看到了钛产业链可以纵向延长,横向拓宽,不可限量的市场空间。
这一战略转型,彻底改写了湘投金天的历史,也在中国的钛业发展史上打下了惊人的感叹号!
五年磨一剑 形成“纵横”产业布局
湘投金天采取建设、研发、市场同步实施的商业模式,优化整合全国钛行业资源,借助掌握钛产业核心技术之优势,全面推动公司钛产业发展齐头并进。
从产业布局来看,湘投金天总投资40亿元,在湖南省内,依长常高速延伸,建设长沙、益阳、常德3个钛材生产基地,形成了规模恢弘的钛工业走廊。
常德基地“金天钛业”,主要生产钛锭和航空钛材。2009年11月28日生产出的首根钛锭,经中国有色工业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检测,产品质量优于国家标准预计,目前公司已承接国防航空用材重大研发项目。
益阳基地“金天新材”主要生产核电用钛焊管,2010年8月正式投产。
被业界视为中国跃居世界钛工业强国象征的长沙基地“金天钛金”,是我国目前唯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大卷重宽钛带卷制造基地,产能规模1万吨钛带/年,目前正在设备安装调试阶段,预计今年8月投产。
湘投金天的高性能钛材产业项目得到国家相关部委及湖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鼎力扶持,省委书记周强、省长徐守盛等多次深入基地调研和现场办公。项目均列入湖南省重大科技专项、湖南省重点工程和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今年年底相继建成达产后,将成为全球钛工业最重要的生产基地之一。
在产业链的布局和发展上,公司积极采取资本运作模式,先后投资中航航空动力公司、国电南自公司、三角航空公司、星湖科技公司等企业,实现了较完整的钛材应用产业链;参股遵宝钛业公司,获得高质量海绵钛原料的稳定供应,上下游产业链实现了无缝对接。
面对国内日益增长的海水淡化市场需求,公司加速海水淡化钛焊管关键技术的研发,并取得重大突破,掌握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钛焊管成型轧辊核心技术。目前,钛焊管产品已进行客户送样。未来10年,公司将成为中国数百亿元海水淡化设备的主要供应商之一。公司还与上海电气、东方电气等核电设备制造企业建立了战略供应链合作关系,在核电、海油工程等钛材需求高速发展的棋局中布下战略之子。
三大创新整合产业资源 给力钛业“中国速度”
湘投金天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功个案,体现着企业决策者在整合产业资源上的智慧。高端科技产业尤其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其核心技术创新与突破至关重要,如何为技术创新提速,就成为了企业生死存亡的重大挑战。公司高层在与科技日报记者的对话与交流中,诠释了企业在整合产业资源方面的三大创新战略。
战略一:创新机制——“钛钢联合战略”
2010年10月18日,湘投金天长沙基地正式启动时,被称为“中国第一轧”的大钛卷系着大红彩绸,陈列在门口。厂房尚未建立,“第一轧”生产自哪里?湘投金天用“钛钢联合战略”演绎了这个“先有蛋后有鸡”的故事。
通常,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要经历小试、中试,再投入工业化大生产;而钢铁、冶金等大工业项目大都是先建厂、买设备,再进行技术、工艺开发。湘投金天不想用这种传统和相对保守的方式进入战略性产业。他们根据我国产业机制的特点,创新了技术研发机制,即先进行核心技术的研发,在钢厂轧制线上集成,待技术路线全部走通,试生产产品下线,并拿到部分订单之后,再投资建厂。形成独特的“钛钢联合,集成创新”发展模式。
短短3年多时间,湘投金天的技术团队实现了我国高性能钛材精深加工核心技术的三级跳,先后成功试轧出第一个大卷重宽幅热轧钛带卷和冷轧钛带卷;焊制成功应用于电站冷凝设备的尖端钛焊管。
湘投金天用3年多的时间达到5000—10000吨/年钛锭生产能力;日本神户制钢、新日铁用数十年的时间达到5000—10000吨钛带 /年,湘投金天同样用3年多时间分别达到同等目标。
创新机制,来源于湘投金天高层发展战略性产业的深刻领悟:钛带卷的核心技术攻关不仅需要钛业专家,也需要钢铁专家,同时需要钛钢联合专家的参与。在湘投金天正式启动万吨级钛带板项目建设的同时,他们与北京科技大学高效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湖南华菱涟源钢铁有限公司等签订协议,筹建钛钢联合高效轧制中心,实施跨行业、跨企业的资源整合。
目前,湘投金天在钛精深加工领域突破关键技术和填补国内空白成果6项,取得国家发明专利9项,构建了完整的自有知识产权体系。湘投金天牵头起草的“冷轧钛带卷”国家标准在今年4月21日通过国标委终审,“热轧钛带卷”国家行业标准即将通过终审,另有3项国家标准和国家行业标准正在起草中。湘投金天已成为中国钛工业领域名符其实的行业领跑者。
战略二:不拘一格集聚人才
人才资源是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世界钛工业的高端人才集中在美国、日本、俄罗斯,他们对其为数不多的钛工业企业及人才均作为战略性资源加以控制,其核心技术、信息和人才对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严加封锁,而国内同样面临信息人才相对集中的情况。湘投金天要发展钛产业,首先面临着人才集聚的困难。
怎么办?公司先从“老”上突破,大力争取钛行业及特钢等行业的老院士、老教授,特别是刚刚退休的老专家支持和参与。元老级钛工业人才的加入,给公司的科研力量夯实了坚实的基础。在不到1年时间里,公司完成了第一批由“老、中、青”组建的50余人高水平核心团队。他们中有我国钛工业发展的泰斗李东英院士、日本钛协副会长西村博士、西北有色院副总工程师唐仁波教授、湖南省冶金工业厅总工程师李章珩教授等一批国家级专家,也有来自宝钛、宝钢、华菱、遵义钛业、中国兵器集团、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的核心技术和管理骨干,以及来自北京科技大学、中南大学、武汉科技大学、北京钢铁总院、西北有色院等院校引进的硕士、博士人才。
这批人才的加盟,使湘投金天在钛产业技术攻关中不断取得佳绩。在公司钛带卷试轧成功后,有不少想要有所作为的人才开始逐步了解并加入金天团队。目前,湘投金天初步形成了一支在技术、营销、管理等方面有较高水平的核心人才团队。
现在,公司已成功与中科院、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钢铁研究总院、中南大学、中铝﹑中钢、中色、日本ITM等国内著名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建立技术合作与信息共享平台,跟踪掌握所涉行业最新技术发展动态,进行相关新产品的合作开发。
战略三:全产业链思维 加大风险控制力度
湘投金天进入钛行业,不是单个项目进入,而是全产业链进入。近几年来,利用母体公司的投资平台,公司先后向产业上游的海绵钛企业和下游的核电、航空动力企业进行战略投资,形成上下联动,共御风险。钛焊管作为核级管材的配套项目,便于双方在设计、技术、供应、信息等方面的全面对接。湘投金天在产业布局横向发展上,就前瞻性地充分考虑到了这些因素。
“十二五”开局之年,公司谋划钛工业世界大局的战略发展目标:定位国际一流水平的钛产业生产加工平台,以国际客户的需求打造产品结构,实现在国际钛材市场与各大钛工业巨头平分秋色。
湘投金天以人才机制创新和战略合作机制创新为目标,以效益、人才、创新和风控为核心,加快产业链战略投资步伐,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平台,争取并购两家以上产业链规模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推进公司的资产效益化、证券化、国际化进程。
加快与国际知名钛材加工企业以及行业的重要客户进行对接,形成战略联盟,提高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实力,以完全适应风云变幻的国际钛材市场。目前,湘投金天已和美国、日本以及韩国的多家钛加工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并与海水淡化、换热器领域的多家韩国、日本企业建立了业务往来,在国际钛产业舞台上树起了公司大旗。
今年,湘投金天又开始涉足医疗、舰船、化工、冶金、电力、交通、环保、建筑、体育等金属钛投资领域,加速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技术研发平台。通过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力争获得5项以上国家或行业标准起草权和50项以上国家专利,依托技术优势和资源整合优势,组建影响世界市场的钛工业“金天”航母。
高端钛材产业加速发展正当时
本报评论员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第十二届世界钛会也将首次在发展中国家——中国举行。这些都为我国钛行业发展带来了向好预期。有“太空、海洋、全能和战略金属”之称的钛金属,是当代高新技术新材料领域中具有重大意义的金属新材料,是发展航空航天、新能源、节能环保、先进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的材料支撑。在这些高端产业领域,“钛含量”(即钛的使用量)是判断一个国家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第四个具有完整钛工业体系的国家。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数据,2010年我国海绵钛产量已达29000吨,钛加工材 15000吨,验证了我国钛行业加工能力的突飞猛进和国内需求的快速增长。近年来,专业人才不断地加入到钛行业,为业界注入了新的活力。随着钛产业设备条件的大幅改善,在钛技术研究方面,我国也在不断进步,通过国家科技支撑项目、企业自主创新项目的实施提升了我国钛技术水平。
我国的钛研究距离国际先进水平还有不小差距,主要表现在工艺性研究较多,对相关基础研究不足;共性研究手段已经具备,但研究深度不足;对新的应用研究不够重视,使钛的应用领域较窄。因而,我们更需要不断寻找和探索好的模式,以加速我国钛工业,尤其是高端钛材加工工业的发展。
湘投金天科技公司,在一个5年规划内,实现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破冰高端钛材大盘重宽钛带卷核心技术,成功实现中国钛业界“第一轧”,并完美打造钛产业全产业链布局,其“中国速度”的发展,为我国钛产业乃至整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了一个“金天模式”。我们要的不仅仅是战略新兴产业的核心技术创新,我们更关注如何科学合理高速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在世界范围内创造出高新产业的“中国速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