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自主品牌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遭遇冰火两重天。自主品牌乘用车前六个月在国内市场,共销售315.61万辆,同比减少0.82%,与行业5.75%的增长率相差甚远。
而在国际市场,自主品牌却越战越勇,上半年我国汽车出口实现38.11万辆,同比增长56.99%,其中5月、6月连创月出口量新高,仅6月出口量就超过8万辆。奇瑞、长安、江淮、长城和东风5家自主品牌车企分列出口一至五名。内销受挫之时,海外市场似乎成了自主品牌的避风港。
面对出口猛增车企冷静应对
上半年,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在出口市场捷报频传——7月5日,江淮汽车公告称,公司上半年累计出口量达3.55万辆,同比增长254.97%。7月6日,奇瑞汽车公布,上半年累计出口达71827辆,同比增长88.5%,已完成全年12万辆任务目标的59.9%。同为自主品牌的长城汽车上半年出口达34197辆,同比增长27.1%,其中6月份出口7419辆,同比增长47.9%。
从数据上看,上半年自主品牌整车出口同比增速都在30%以上。然而,对于上半年出口的全线飘红,自主品牌企业却表现得十分冷静。
长城汽车销售副总商玉贵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坦言,56.99%的增长,只是前两年金融危机后的恢复性反弹。他表示,2009年,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汽车出口量下降超过50%。今年上半年虽然增长50%多,但仍然尚未达到2008年的水平。因此,出口是否进入飞速发展期,还有待后续数年的观察。
当然,出口大涨对于内销受挫的自主品牌而言毕竟是件好事。中汽协分析认为,世界经济逐步恢复将有利于我国汽车产品的出口,今年汽车出口有望超过金融危机前的水平。
究其原因,长城汽车国际市场部经理张庚申分析说,“高增速一方面是全球经济复苏,另一方面则是国际市场对经济型车有需求。”江淮汽车副总经理李建华同样表示,“国内自主品牌汽车在性价比、质量等方面具有优势,江淮和悦在巴西大受欢迎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
记者在采访时发现,几乎所有自主品牌汽车企业都在汽车出口大做文章,他们认为,我国汽车出口占总产量比例仍然相当低,而国际市场需求非常旺盛,因此汽车出口的潜力巨大。
同时,他们也意识到,自主品牌出口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几乎都在北非、中东、南美等发展中国家开拓市场,无法进入欧美发达国家市场等等。商玉贵坦言,北美市场的技术标准、排放标准以及安全标准等门槛太高。中兴汽车相关负责人也说:“不是我们不想进入欧美国家市场,主要是我们的车型在技术水平上仍难以达到这些市场的要求。”而中东和北非地区往往政局不稳定,一旦政策或环境变化,我国汽车出口则将面临风险。
海外市场只是辅助国内车市才是立足之本
尽管国内市场遭到冷遇,但自主品牌汽车企业仍然一致表示,国内市场才是他们的重中之重,毕竟相对其总产量来说,汽车出口量不到其中的10%。广汽长丰负责人表示,今年上半年车市低迷只是暂时的,国内市场仍有很大的空间。自主品牌企业普遍认为,车市的减速源于前两年的井喷,属正常现象,是车市回归理性的表现。
三联力帆总经理郭杰认为,上半年自主品牌占有份额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合资品牌的价格下调。他认为,自主品牌应在困境中坚持,从服务上提升消费者对自主品牌的信任感。
而商玉贵则认为,这是自主品牌必须经历的一段阵痛期,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是既相互竞争又互相促进的关系,自主品牌“低质低价,靠量取胜”的时代已经过去,自主品牌应利用这一阵痛期提高自己的品牌力,突破天花板,如长城汽车正在推行的“三高”(高设计、高品质、高性能)战略。
此前,相关扶持政策退市,对自主品牌而言无疑是重大打击,而新政府购车标准的出台,则又让他们看到了曙光。对于公务车全新的“1818”采购标准,广汽长丰认为这无疑是给了自主品牌一次非常好的发展机会,在价格上,自主品牌占据非常大的优势。“对于公商务车的市场,在保有现有市场份额的基础上,我们会积极拓展,争取取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