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统计局公布上半年全国经济运行数据后,各地也相继公布了各自的经济“半年报”。随着北京在22日下午举行了上半年经济形势发布会,迄今公布“半年报”数据的省份已经增至19个。从各省份数据来看,多数省份上半年GDP增速均高于全国9.6%的平均水平,并且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速明显快于东部地区。
但值得注意的是,与全国增速放缓的趋势一致,与去年同期相比,各地经济也在为经济结构调整而“有计划”地放缓经济发展节奏。
区域“变奏”:中西部增速加快
根据目前公开的数据,仅GDP增速这一项指标来看,天津以16.6%的增速在19个城市中拔得头筹,而其“邻居”北京则以8%位列最末,这也是天津GDP增速首次夺得“全国冠军”。
绝大多数省市上半年经济增速均高于全国9.6%的平均水平,但呈现出清晰的“西高东低”走势:京、沪、粤、深增速放缓,均低于10%,而湖南、湖北和江西、山西等中部省市的经济增速均高于13%,“西部明星”内蒙古的表现也非常亮眼,以16.5%的增速居于全国第二。
虽然在各产业增长速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外商直接投资、货币信贷余额等几个核心经济运行指标上,全国各省市各有特点,但总的来看,今年上半年这种区域经济的“变奏曲”渐渐打破了由东部地区、珠三角地区等唱主角的传统格局,中部和西部崛起态势明显。
新疆在今年上半年的经济运行中,多项指标都非常抢眼,进出口总额、信贷增速和财政支出均拔得头筹。截至6月末,新疆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9737.30亿元;各项贷款余额5552.58亿元,增长28.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3个百分点。
分析人士指出,虽然GDP增速并不代表一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竞争力,但能说明区域经济间的差距正在缩小、各地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此外,西部地区经济增速较快,一方面得益于丰富的资源,另一方面也受益于国家一系列扶持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
同时,记者也注意到,受国际经济形势恢复缓慢,大宗商品和原材料价格波动的影响,结合自身发展计划的不同,一些省市的经济增速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回落,例如海南、宁夏和山西,其中海南省上半年经济增速大幅回落了9.4个百分点。
经济发展:王牌产业各不同
从各地公布的经济数据中也可看出,支撑经济发展的优势产业也各不相同,但总体来看,在东部省份,第三产业的作用日益增加,现代服务业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点。而在中西部地区,优势产业仍集中在能源产业。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北京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418.1亿元,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5703.6亿元,占比接近八成。同期,上海实现生产总值9164.1亿元,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5298.55亿元,占比接近六成。在第三产业中,京沪两地的信息服务、金融服务、流通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
而西部大省新疆、内蒙古和山西等地则依托传统能源、资源优势,继续高歌猛进。据新疆统计局数据,上半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增加值1177.2亿元,同比增长12%,其中约有70%的贡献是来自与石油、煤炭等相关的资源、能源行业。
上半年,新疆煤炭产量、发电量分别增长12.1%和38.6%,新疆电网向西北主电网外送电量20.1亿千瓦时,相当于100多万吨煤从空中输入内地。上半年黑色、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分别增长35%和17.1%,钢铁行业增长18.2%,建材行业产销均创历史最高水平,砖瓦等墙体材料供不应求。
内蒙古统计局网站数据显示,前四个月除第一产业同比下降35.1%以外,第二第三产业分别增长8%和43.8%;从产品产量看,原煤产量、发电量保持着32%和7.6的增速。
“可以说,年初提及的坚持在增量中调整结构,巩固提升能源等传统优势产业,发展壮大新型煤化工、冶金建材和稀土产业收到了较好的成效。”分析人士如此总结内蒙古的经济发展。
“变奏”背后:调整效果初显
尽管多数地方“半年报”成绩强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今年上半年很多省份经济增速开始放缓,尤其是东部地区。上半年,北京、上海经济增速分别为8%、8.4%,全国排名垫底。
其实,这与上述地区“十二五”期间的发展目标不无关系。以京沪为代表的东部地区在其“十二五”规划中,均淡化了GDP指标,转而更加关注结构调整。
北京市发改委主任张工对此表示,北京市“十二五”期间GDP年均增长目标确定为8%,这在全国31个省区市中也是最低的;对于GDP增速排在后边,下决心主动调控的北京早已作好思想准备。
北京市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也表示,“经济增速排名靠后并不说明北京的竞争力在降低,现在北京人均GDP已超1万美元,正在逐步形成服务主导型和消费拉动型的经济格局。”
这一点在两地上半年第三产业的抢眼表现上可见一斑。今年上半年,北京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5703.6亿元,同比增长8.2%;上海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5298亿元,同比增长8.8%。
此外,根据上海统计局日前公布的数据,上半年该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以及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均比今年一季度有3到4个百分点的回落。与此同时,另一组数据却非常耀眼:该市上半年高新技术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342.18亿元,同比增长17%,增幅快于全市工业总产值4.4个百分点。
上海市统计局新闻发言人蔡旭初表示,经济增速放缓是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主动调整产业结构的结果。
与京沪等地不同,中西部地区大多提出未来五年GDP翻一番的目标,因此在在中部发展战略中,工业发展仍是绝对主角。
以14.1%的增速位列中部之首的湖北,第二产业贡献增加产值4420多亿,同比增长17.8%,与此同时第三产业增速也有所加快,其中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和盈利性服务业分别增长13.9%和18.9%。
湖南统计局的数据也显示,今年上半年,湖南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33.6%,但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增长则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所占比重也比一季度降低了4个百分点。
分析人士指出,地方经济“半年报”透露出地方在转方式、调结构方面的积极信号,无论是产业结构调整,还是节能减排,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从数据中也可以看出,目前以投资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方式仍未改变,第三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占比仍相对较低,经济结构调整仍需任重道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