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9日发布数据显示,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6.5%,涨幅比上月的6.4%提高了0.1个百分点。物价的逐月走高,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诸多议论。比较集中的有两点:一点是物价上涨是否见顶?中国是否进入了高通胀时代?再一点,上涨最厉害的猪肉价格是不是导致物价总水平上升的“元凶”?猪肉价格上涨的背后究竟反映了哪些问题?这都需要深入进行剖析——
(一)
□中央及时提出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的方针
□专家们普遍认为,我国物价指数有望在六七月份见顶后掉头向下,
预计下半年的这个数字大约为4%左右
最近一个时期,通货膨胀的阴影笼罩全球,许多国家都面临物价上涨的压力与挑战。在我国,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不断攀升,物价问题一时间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报告,去年三季度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3.5%,四季度为4.7%。今年一季度的数字为5.0%,4月份为5.3%,5月份为5.5%,6月份达到6.4%,7月份则为6.5%。“从去年底到今年7月,一斤猪肉涨了8块钱,一斤鸡蛋涨了1块多。”北京市一位退休教师感觉到“菜篮子”的负担越来越重。
物价连续上涨不仅影响了群众生活,加大了居民储蓄存款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差距,而且影响到国民经济健康发展。针对这种情况,中央及时提出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的方针,同时出台了稳定农副产品供应、加强价格监督检查、建立市场价格调控制度、对部分群众发放价格临时补贴等一系列政策措施。
专家们普遍认为,这些措施十分及时,力度也很大,随着政策效应的逐渐显现,加之翘尾因素影响减弱,我国物价指数有望在六七月份见顶后掉头向下,预计下半年的这个数字大约为4%左右。
这样说是有充分根据的。
首先,多年实践和统计分析表明,只要我国农业不出大的问题,就不会出现过高的通货膨胀率。今年我国夏粮已连续第8年获得丰收,秋粮生产也是稳定的。粮食连年增产、库存充实,不仅为稳定物价总水平提供了坚实基础,还会降低人们的通货膨胀预期。其次,目前全国70%以上的工业品和80%的消费品处于供过于求状态,尤其是经济增速的适当放缓,有利于减轻价格上涨的需求压力。再次,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特别是连续收缩流动性的积极作用正在显现。同时,6月份国际市场的大宗商品价格出现一定程度的回落,使得输入性通胀压力亦有所减轻。
通货膨胀一般分三类:物价上涨6%以内属于轻度的通胀,物价上涨7%—10%属于中度的通胀,物价上涨超过10%则为高通胀或者是恶性的通货膨胀。现在看来,我们的物价指数逐渐走低的态势颇为明显,进入高通胀时代是绝无可能的。
进一步看,单纯就物价解决物价问题并不难,难就难在既要把物价涨幅降下来,又不使经济增速出现大的波动。
(二)
□此次我国物价上涨的原因主要有三个,
一是国际输入性通胀的影响,二是国内
货币供应较多的影响,三是食品价格上
涨的拉动
□既要把物价涨幅降下来,又不使经济增
速出现大的波动,是宏观调控面临的难
题与挑战
物价问题看似复杂,但也有其简单的一面。分析此次我国物价上涨的原因,除了劳动力成本和环境资源成本上升的一定影响,还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国际输入性通胀的影响,二是国内货币供应较多的影响,三是食品价格上涨的拉动。
现在我国的进出口贸易量越来越大,国际市场价格的变动很快就会传导到国内。今年以来,世界经济总体继续温和复苏,主要发达经济体发展态势趋好,新兴经济体增长较快,拉动了原油等国际大宗商品的需求,直接带动了国内原油价格和成品油价格上调。这一影响最先传导至能源化工类产品,国内汽油、柴油以及各种乙烯类化工品价格跟涨,导致化肥、农药价格以及农产品运输成本上升。同时,国际粮食市场供求面偏紧,导致国内粮油价格也始终保持上涨态势。据国家统计局测算,国际石油价格、粮食价格、资源价格上升对我国消费价格的影响在30%至40%之间。这表明,国际输入型通胀压力虽然比较大,但并不是我国此次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
只要货币发行多了,就必定导致钞票贬值、物价上涨,所以不少人把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视为同义语。从国内货币供给情况看,前几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我们实行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货币投放较多。在4万亿元投资刺激计划的带动下,各地大步跟进,2009年和201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分别达到22.46万亿元和27.81万亿元。大量的贷款和投资直接推动我国经济率先回升向好,但一些地方和一些领域也强化了粗放扩张,特别是形成了一定的通货膨胀压力。今年以来,货币政策转为稳健,货币供应量、信贷投入量以及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增速明显回落,流动性过剩问题初步缓解,可是货币因素对物价造成的上涨压力短期内尚难以消除。
再看食品价格。这是今年以来价格上涨最为明显的,上半年食品价格上涨11.8%,是消费价格指数增速的一倍多,对消费价格指数的贡献占到7成。
由于此次物价上涨是输入性通胀、货币投放较多和食品价格上涨三者推动的,因此比往年的治理难度要大得多。一般来讲,控制物价首先要控制货币发行与投放,但是仅仅依靠减少货币投放缓解不了输入性通胀的压力,也缓解不了食品价格上涨的压力。另一方面,减少货币投放常常会造成资金紧张,进而或多或少地影响投资增长和经济增长,影响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与发展。从去年4季度到今年上半年,货币政策保持了高频操作,在信贷总量控制措施下,企业流动资金趋紧,市场资金价格大幅提高,不少中小企业都遇到了“融资难”的问题。而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状况又直接影响到就业状况,许多职工群众虽然害怕通胀,但更加害怕失业。因此,既要把物价涨幅降下来,又不使经济增速出现大的波动,才是宏观调控面临的难题与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