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资金面趋紧
理财产品异常火爆,货币市场利率上涨
肖宸在北京买房已经5年了,每个月都按时还房贷按揭,是一位信用良好的借款人。与往年不同的是,最近他收到借款银行的短信,称可以为其免费办理提前还贷,而且不需要预约。“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收到这样的短信,银行连个人贷款都盯上了,看来是真的缺钱了。”肖宸说。不仅如此,今年客户会发现到银行申请房贷比平时更难,审批时间也会延长。
与此相对应,银行发行理财产品却是异常火爆。到银行办业务,各种理财产品汹涌而来,诱人的收益率在营业网点电子显示屏的醒目位置滚动出现。据普益财富统计,今年上半年商业银行发行的个人银行理财产品规模约达8.51万亿元,超过去年全年发行规模。其中1个月以下期限的超短期理财产品占32.8%,成为发行量最大的期限品种,而且出现了利率“倒挂”现象,1个月至3个月期限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为3.58%,但期限更短的1个月以下期限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达3.61%。
银行热衷于发行滚动型短期理财产品的目的在于吸收存款。“今年开始,商业银行吸收存款的能力下降,不少金融机构为了争夺存款,往往在月末、季末考核时点大量发行短期或者超短期高收益类的理财产品,利用募集期和起息日的时间差,增加存款规模。”一位业内人士指出。
银行存款压力来自今年存款增速的放缓。央行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人民币存款增加7.34万亿元,同比少增1846亿元。及至7月,人民币存款不增反减,当月人民币存款减少6687亿元,同比少增8166亿元。
今年以来,央行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已6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3次加息,流动性不断收紧。受制于此,银行间市场资金极为紧张。6月下旬,银行适逢月末、季末、年中存贷比考核关口,加之存款准备金缴款,资金需求量巨大。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全面高涨,隔夜拆借利率一度高达9%。近来,虽然隔夜拆借利率有所下降,但各项中长期利率仍然维持在高位。与此同时,7天回购利率平均水平也暴涨超过9%,创下三年半来新高。
“往年一些大型商业银行都是资金的融出行,但是现在不但没有资金借出,而且还要向基金等行业拆入资金。整个市场的资金面相当紧张,导致货币市场利率一路上扬。”这位业内人士说。
此外,从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率也能看出银行资金面情况。一般来说,适当的超额准备金率应保持在2.5%—3%。央行最新公布的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6月末,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率为0.8%,延续了一季度末的下降趋势,比3月末下降了0.7个百分点,资金紧张由此可见一斑。
为何出现供需矛盾
结构性资金紧张导致信贷供应偏紧
“银行缺钱,存款少增,主要原因是负利率和金融脱媒背景下,理财产品热销导致存款增速放缓;贷款新规中‘实贷实付’的要求减少了派生存款;贷款增速回落导致派生存款增速变慢。银行被动融资出现萎缩,而贷款需求旺盛。在这种资金供需矛盾下,银行只能通过理财产品吸引资金。”中国社科院金融所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说。
然而银行资金面紧张只能说是结构性的。刘煜辉分析说,目前整个银行业的存贷比尚未达到70%,大银行的存贷比多数在65%左右。因此从总体上来说银行并不缺钱,只是部分中小银行可能资金比较紧。
“结构问题往往会对总量问题带来负面作用。部分银行流动性吃紧打起了存款攻坚战,资金本宽裕的银行则打起了存款保卫战。资金短缺的机构倾向于增加融入量、延长拆借期限;而盈余的机构则倾向于减少融出量、缩短融出期限。原本可能只是有所收紧,但结构问题导致的矛盾性市场行为放大了总量问题。”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说。
银行资金趋紧,银行放贷能力有所下降,导致全社会资金信贷总量减少。今年商业银行受贷款规模控制和存贷比考核,在吸收存款能力下降的情况下,银行发放的贷款能力受限,而融资需求却在扩大,资金供需矛盾增大,导致实体经济普遍感觉信贷供应偏紧。连平分析说,今年信贷增量较去年同期减少了10%多,同时票据余额已处历史低位,蓄水池功能基本丧失,存量信贷调整空间大大压缩。信贷不同于直接融资,具有货币扩张功能,“实贷实付”后这种功能明显减弱,流动性自然就紧。
尽管贷款规模有所下降,但贷款价格上涨对银行利润的影响更明显,上半年银行利润实现高速增长。从已经发布中报的银行来看,光大、华夏、浦发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34.77%、 41.89%和41.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