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对外依存度不直接反映能源安全
石油对外依存度是指我国能源依赖进口的程度,范英解释说。她认为,石油对外依存度实际上反映的是我国经济和国外经济的联系在增强,并不直接反映能源安全。就像GDP很依赖出口的增长,如果贸易伙伴的经济疲软或者是衰退,我国的经济也会受到影响。也就是说,在国际交往增多的过程中,在创造价值和搞活经济的同时,客观上也增加了经济运行的风险,能源也是这样的。对外依存度的增加会给我们带来新的风险因素。但并不意味着对外依存度越高,能源安全程度就会下降。国际上也是这样的,韩国和日本对外依存度是90%以上,印度是70%以上,美国长期都在50%以上。范英表示,石油对外依存度与能源安全之间有一定的关系,但并非成反比。
能源安全观需要转变
范英表示,所谓的警戒线并不是权威的说法,而是大家主观上这样认为的。她强调了能源安全观的转变。因为从全球的能源资源的分布来看,它就是不均衡的,就是要从石油的生产国运送到消费国,这是世界经济最大的特色。因此,我们要逐渐地转变能源安全观,从拥有到占有再到动态平衡。拥有指的是,我们最早认为我们拥有资源自给自足是最安全的。但后来我们逐渐走出去利用海外资源,希望能够通过投资、兼并、购买区块占有一部分境外的资源,这样从长期来讲,也就觉得比较踏实和较安全一些。再发展起来,我们就会看到不一定要完全地拥有或者占有,我们可能会在投资、贸易、各种合作中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达到在合作当中求得大家共同的安全状态。
五方面影响石油安全
范英从五方面谈了影响石油安全的主要因素:
一、投资。我们一般认为如果到境外投资占有资源,这可以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段上保障石油供应,一旦自己拥有了这个资源以后,可以规避油价波动的风险,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规避风险的重要的手段。但到海外投资有很多的风险因素,例如石油资源国现在都开始保护自己的资源了,因此进入的难度在增加,投资环境更加复杂了,地缘政治也更加复杂了。
二、购买。获取海外资源还有另外一种途径,即在国际石油市场上购买。这种贸易方式实际上也非常灵活,而且占用资金的周期也比较短,也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但这样我们就不好控制油价的波动了。因为油价的波动随时都会随着进口原油把成本因素带到国内。而且因为石油是在产业链的上游,因此还会随着石化到各行各业,对经济运行带来输入性通胀的风险。
三、进口来源。石油进口的来源非常集中,目前从中东和非洲进口的石油要占70%,据我们测算,进口来源的集中度是0.24,相对应的美国的进口的集中度只有0.08,比我们小得多。美国推行进口多元化的战略已经很多年了,现在的分散风险的战略是非常好的。未来我们肯定要通过多元化来分散进口风险。
四、运输。现在进口石油的运输有90%都是走海运的,其中又有90%是通过外籍油轮运输的,其中的80%还是要经过世界上最不安全的马六甲海峡。这个风险因素将来对能源供应会是一个很大的制约。未来,我国肯定要在如何保障运输通道的安全,如何使得运输通道也能够尽量地分散方面作出努力。范英介绍说,现在我国已经在中亚建成了多条油气进口的管道,我国也在缅甸开通了输油输气的管道,东南亚的进口也在增加。因此,这会逐渐分散我国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加入到马六甲海峡管理的国际事务当中,大家通过协作和共同维护安全来保证自身的安全。这是在运输方面。
五、战略石油储备。战略石油储备是保障一个国家能源安全非常重要的手段,总的来说,战略石油储备有三方面的作用:第一方面是保障供应。一旦发生供应中断可以补上,可以通过释放储备使国内的供应得到补充,使经济能够正常运行。第二是方面是平抑油价。在国际油价高涨的时候,可以通过释放储备石油来增加供应的力量,就会使得油价得到平抑。第三方面的作用是威慑作用。拥有大量的战略石油储备本身就是一个稳定的因素。
我国石油总储备量可达30多天
谈到我国石油储备的现状时,范英表示,2004年发改委就批准建立战略石油储备的计划,现在我国已经完成了第一期,即10多天的净进口量。加上各个公司还有一些商业上的储备,总的储备量可以达到30多天甚至更高一些。但这个水平和IEA要求的90天净进口量的要求还是有很大差距的。因此我们未来的储备压力还是很大。
此外,范英表示,我国也在发展新能源而且发展得非常快。长期来讲,肯定是要依靠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2020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或达65- 70%
国际能源署预计,中国原油需求增速如果保持不变,在将来中国的石油进口依存度会升到80%。对此,范英表示,对于中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的预测,国际国内很多机构都作出了各种不同的预测。当然他都有不同的判断和假设了。
从我们的研究来看,范英指出,我国未来石油需求还要进一步增长,到2020年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可能会达到65%到70%,到2030年的时候,对外依存度可能会达到70%到75%。但是,石油的需求也要看其他的因素,比如天然气的发展,可再生能源,以及其他方面的发展,也要看气候谈判背景下整个政策的走向,也要看价格机制,很多因素决定了我国对未来石油需求以及石油的进口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