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量基础建设、公共设施等项目的开工建造带来了巨大的钢铁需求,也给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虽然在我国社会经济转型过程中,大量投资投向基础建设的情况正在发生转变,但我国仍处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基础建设依然是投资的主要投向之一。笔者认为,对于我国钢铁工业来讲,这是个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的时代,钢铁企业一方面要看到这一时期对钢铁的需求,把握时机,以高品质的产品来满足市场需求;另一方面要看到我国现代化建设任重道远,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的任务更加艰巨,钢铁工业要掌握发展的火候,不能单纯铺摊子,也不能驻足不前,贻误战机。
依靠投资拉动的增长方式成就“建造时代”
长期以来,我国依靠对基础建设领域的大量投资,打造出了一个具有中国发展特色的“建造时代”。2009年,我国投资建设总规模达到65万亿元,相当于GDP总量的两倍多,在建总规模达到50万亿元。1995年~2000年,我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建设总规模和在建总规模年均增速分别为10%和9%。在2000年~2009年间,其增速均跃升至22%以上。据统计,这些建设投资大体有62%形成房屋建筑,23%固化在机器设备之中。如以每亿元投资使用3000吨钢的用钢强度测算,完成65万亿元的建设总规模须用钢20多亿吨。充裕的土地财政也进一步增强了政府推动城市建设的实力。近10年来,全国居民点和独立工矿区建设用地约增加5.6万平方公里,总规模约达到27.5万平方公里。2006年~2010年,政府从土地上获取的土地出让金高达7.25万亿元。
在“建造时代”,工程建设使用最多的材料是钢筋混凝土。中国的房屋建设规模极其庞大。成长型的社会,住房建设大多决定于需求,一旦消费能力形成,刚性需求扩张,住房建设规模便随之膨胀。此外,轨道交通、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都在释放着巨大的钢材需求。
城镇化、工业化、消费升级成为拉动钢铁消费的主动力
“建造时代”给钢铁产品带来了巨大的需求,也在客观上促进了钢铁消费结构升级。快速城镇化是拉动钢铁消费的主要动力。城镇扩容涉及极大的建设量。农民进城,建成区面积相应必须增加,住房、道路、公共服务设施、商业空间等都须扩容建设。以人均100平方米建成面积计算,每平方米建设投资3000元,每增加1人,城市扩容建设费为30万元。中国近10年来,城市化率每年增加1个百分点以上,相当于每年有1300万农民进城,涉及的建设投资量每年高达4万亿元。当然,目前的城市化还是低水平的,农民工多单身寄居在城里,尚未完全享受到城市居民的同等待遇。但即便是这样“半拉子”的城市化,也有力地拉动了城市建设。
消费升级带动钢铁需求增长和产品升级。当万元级内的衣食消费和家电消费趋于饱和之后,十万元级、百万元级的汽车和住房消费便应运而生。我国人均起居空间狭小,居住条件较差,一旦初具消费能力,其改善居住条件的欲望是极其强烈的。即便人均居住面积只增加1平方米,每平方米建筑投资以3000元计,约6亿城市居民的规模也会将建设投资推高至近2万亿元,这无疑会增加钢铁的消费强度。
此外,快速工业化也带动了钢铁产品质量、性能的提升。1970年~2006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平均增速为10.97%,高于GDP8.83%的平均增速,远高于全球制造业增加值3.14%的平均增速。工业化的发展也拉动了对钢铁产品的需求,同时,随着制造业向现代化、大型化发展,对钢铁材料的性能、质量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客观上带动了钢铁产品的升级换代。
社会转型发展要求钢铁业加快转方式
中国长期以来的“建造时代”成就了钢铁业近10年来的高速增长。从1996年钢铁产量突破1亿吨到2010年突破6亿吨,中国钢铁工业的增速让全世界瞩目。历史上,中国钢铁业底子非常薄弱,新中国前41年生产并消费的钢铁总量不足10亿吨,上世纪90年代中国钢铁的积蓄量达到10亿吨,而新世纪头10年,中国钢铁的累计产量便超过38亿吨。今天,中国钢铁的年产量是美国的7倍,而人均钢铁积蓄量只有美国的1/6。这反常的态势无疑是中国在“建造时代”所特有的。
但也要看到,建造活动对环境生态形成了严峻的挑战,“建造时代”引致的重型经济体具有“三高”的特点:高耗能、高耗材、高排放。其中,液体排放造成水土污染,烟尘、粉尘、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的排放造成区域气象问题,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造成全球气候问题。在“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把投资拉动GDP的比重降下来,将经济增长逐步由投资拉动为主转变为投资和消费共同拉动,在这个过程中,相关产业结构都会随之进行调节。在这种大环境下,钢铁行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进一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节约能源资源,构建环境友好型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来源:中国冶金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