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铁业大规模国际化时代即将到来,这里的国际化应该不仅包括走出去,还包括引进来。”在昨天举行的2011第二届亚洲钢铁论坛上,宝钢集团董事长徐乐江的这一观点,为增速开始放缓同时对外资进入仍设限的国内钢铁业的未来发展,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和建议。
徐乐江指出,国际化是中国钢铁业结构调整的一个有效手段,外向国际化可以转移部分过剩的产能,通过海外属地化生产减少出口也可以降低对国内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负荷。不过,国际化也包括“内向”的角度,即开放中国钢铁产业,以为中国钢铁业带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
在本月初的另一个公开场合,徐乐江也曾表示,中国的钢铁资本会走出去,国外的钢铁资本也会到中国来,参与中国钢铁的产业重组、结构调整。而外资进入中国钢铁业的门槛、限制,也将慢慢淡化,甚至取消。
这一较为“超前”的想法,目前还受到相关政策的限制。根据2005年制定的《钢铁产业政策》相关规定,外资还不能控股国有钢铁企业,而即使外资要控股的是民营钢铁企业,最近几年也未能顺利获得审批通过。
此前,全球最大的钢厂安赛乐米塔尔就曾计划控股拥有一家民营钢铁企业的香港上市公司东方集团,俄罗斯第二大钢企耶弗拉兹公司(Evraz)也曾有意收购民营钢企德龙钢铁,但最终均未获得国内相关政府的批准。
徐乐江此次表示,目前全面开放中国钢铁产业的条件已经成熟,开放中国钢铁产业能够确保产业处于充分竞争状态。(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