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上半年,浙江信保共接到出口收汇案件报损金额高达1亿美元。此金额是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当年的同期报损金额的5倍,报案数量同比增长57%。
“欧债危机”、“美债危机”等再度来袭,浙江企业频频告急。作为我国唯一的政策性保险公司——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对出口贸易的风险保障功能再度显现。
据统计,2011年上半年,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浙江分公司(简称浙江信保,文内数据均不含宁波)共接到出口收汇案件报损金额高达1亿美元,此金额是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当年的同期报损金额的5倍,报案数量同比增长57%。总体而言,2011年出口贸易风险水平和以往相比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近期出口贸易收汇风险呈现出4大特点:
单宗案件金额上升趋势明显,破坏性增强
对2009年以来近2000宗出口收汇风险报损案件进行统计发现,单宗案件报损金额折合人民币超过100万元的案件数量占全部案件数量的比重逐年持续上升,2011年上半年该比重已经超过30%。其中,报损金额超过100万美元的重大案件数量更是比2010年同期翻了一番。此外,由同一国外买方违约引起的多家出口企业同时受损的连环案件频频发生,破坏性非常明显。
专家提醒:对以中小民营企业为主的浙江来说,如果没有出口信用保险的完善保障,某一起重大案件的发生就可能会拖垮一家甚至一群出口企业,并可能会连累银行等金融系统,甚至可能对社会稳定造成不利影响。
“欧债危机”影响显现,对欧出口风险大增
2009年以希腊主权评级调降为标志的欧债危机爆发后,浙江信保接到出口企业遭欧洲买方/银行违约的案件明显上升。据统计,欧洲案件的数量和金额近5年来节节攀升,2011年上半年,欧洲报案金额已超过3500万美元。相比2009年以前,欧洲买方/银行违约致损案件的数量和金额占所有案件的比重在25%-30%左右,而2010年以来,该比重迅速攀升至40%左右,成为众多出口企业的“滑铁卢”。
专家提醒:欧洲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状况尚存在较大不平衡,欧债危机如何深化演变前景并不明朗。建议出口企业重视对买方资信状况的跟踪甄别,完善贸易合同的签署,必要时约定“物权保留条款”应对可能的买方破产威胁。
中东北非局势动荡,贸易环境前景难料
2011年以来,中东、北非诸国频频爆发反政府示威、游行、骚乱甚至内战等敏感政治事件,对企业造成了严重影响。浙江信保针对特殊局势,及时出台了“理赔绿色通道”快速赔付机制。
专家提醒:鉴于中东、北非诸国局势动荡的原因错综复杂,国内政治势力盘根错节,外来干涉势力动机难测,贸易环境前景难料。建议出口企业慎重选择贸易支付条件,谨慎为上。
光伏行业政策风险传导性强,行业风险凸显
作为新能源的典型“代表”,光伏行业发展前景广阔,欧美等国此前纷纷出台政策补贴光伏行业,极大地刺激了我国光伏产品的出口,众多企业也纷纷投身于该行业掘金,出口规模上升显著。但是近期随着宏观经济的变化,欧美等国开始频繁下调对光伏行业的补贴力度,甚至取消某些品类的扶持政策,政策风险迅速传导至金融系统,导致部分光伏项目资金周转出现困难,进而形成了对光伏组件供应商(我国出口企业)的违约风险。
光伏行业资金密集度高,发生风险后,涉案金额往往巨大,近期接到的光伏行业案件涉案金额几乎都超过了100万美元,对出口企业的生存构成巨大威胁。
专家提醒:出口企业应密切关注进口国光伏行业政策变动,积极应对可能发生的系统性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