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是能源资源大省,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我省光伏产业发展,在国家大力支持和光伏企业的积极参与下,坚持发挥资源优势,光伏产业发展迅速,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光伏发电、电池生产、系统集成等产业链,光伏产业已成为我省新的特色优势支柱产业。目前,已核准光伏发电项目44个,容量1010兆瓦。建成了国电格尔木20兆瓦、国投格尔木20兆瓦、中广核一期20兆瓦等5个项目,已并网发电容量130兆瓦,完成投资70亿元。正在建设的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公司格尔木200兆瓦、中广核锡铁山60兆瓦、国投格尔木二期30兆瓦等39个项目,容量940兆瓦。到今年年底,核准的1010兆瓦容量将全部并网发电,预计累计完成投资170亿元。
在加快光伏发电项目建设的同时,我省大力发展硅业、电池组件等光伏产业。亚洲硅业、黄河上游水电开发公司等企业已建成多晶硅3250吨、单晶硅500吨、硅片4000万片、光伏组件封装150兆瓦。在建太阳能电池生产项目5个,产能1400兆瓦,初步建成了光伏产业链。
我省发展光伏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发展光伏产业条件最好的地区之一。太阳辐射强度大,日照时间长,年总辐射量达5800至7400兆焦/平方米,直接辐射量占总辐射量的60%以上,是全国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特别是柴达木盆地,年辐射总量大于6800兆焦/平方米,有可用于光伏发电建设的荒漠化土地10万平方公里,理论装机达到30亿千瓦,非常适合于大规模开发。同时,具备较好的光伏发电并网条件。我省东部已形成750千伏、330千伏双环网,柴达木地区已形成750千伏、330千伏单环网,还将规划建设2回750千伏青新联网、750千伏羊曲至西宁输变电,330千伏花土沟、冷湖输变电、柴达木新能源送出工程等项目,电网结构将能满足“十二五”规划的光伏发电送出要求,为加快发展光伏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加快光伏产业建设,我省成立了新能源开发建设协调领导小组,统一部署光伏产业发展工作,重点协调解决太阳能开发利用及其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为指导光伏产业发展,省发展改革委坚持用规划指导项目建设,编制完成了《青海省太阳能综合利用总体规划》、《青海省柴达木盆地千万千瓦级太阳能发电基地规划》、《青海省格尔木市新能源示范城市规划》、《青海省十二五能源规划》,明确了我省光伏产业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开发布局和建设重点;为努力提高产业效益,我省着力培育产业链条,充分利用优势资源,积极引进有实力的企业,目前已经引进光伏设备制造企业约20家、发电企业约40家,努力构建包括光伏发电、硅材料、器件、生产设备、应用系统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努力提高产业效益。
同时,加强政策支持,积极争取国家太阳能光伏发电上网电价优惠政策,研究制定了我省《新能源送出工程建设办法》、《关于促进太阳能光伏风能发电等新能源产业项目用地的意见》等办法,促进了光伏产业有序、健康发展;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光伏发电接入方案,及时研究解决并网接入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光伏发电项目建成后及时并网发电。
省发展改革委负责人介绍,光伏产业是国家新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产业,国务院已经作出了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光伏产业已列入了《国家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和《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国家正在研究制定《太阳能发电“十二五”规划》,规划在青海、新疆等太阳能资源丰富、具有荒漠和闲散土地资源的地区建设万千瓦级光伏电站。 目前,国内太阳能发电市场有效启动,太阳能发电技术日趋成熟,市场环境日渐完善,“十二五”及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我省光伏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据了解,我省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光伏产业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将加快推进柴达木2000万千瓦太阳能发电项目建设,把柴达木建成全国最大的太阳能发电基地,把格尔木市建设成全国新能源示范城市;建成东部光伏、光热可再生能源示范基地;按因地制宜、经济高效的原则,推广与建筑结合的分布式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在偏远地区建设微网和离网发电项目,解决边远分散用户用电问题。到2015年,全省光伏发电装机达到400万千瓦;到2020年,达到1000万千瓦,光伏发电在全国形成最大规模。同时,我省围绕光伏电站建设,大力发展光伏产业,扩大单晶硅、多晶硅生产规模,带动和构建晶体硅、电池、光伏发电系统集成的光伏产业链,把青海建成国家重要的光伏产业基地。到“十二五”末,将形成2万吨多晶硅、1万吨单晶硅、6亿片单晶硅切片、300兆瓦电池及组件生产能力;到“十三五”末,形成5万吨多晶硅、2万吨单晶硅、12亿片单晶硅切片、1000兆瓦电池及组件生产能力,为光伏发电形成系统集成配套。
省发展改革委负责人告诉记者,虽然我省光伏产业发展迅速,但由于是新兴产业,开发和建设工作正在起步,在规划、政策、技术、并网、管理支撑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为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