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三季度,中经煤炭产业景气指数比上季度微升0.4点;预警指数为106.7点,与上季度持平,继续稳定在表示运行正常的“绿灯区”。从总体上看,全国煤炭经济运行态势保持良好,产业景气度仍在缓慢上行。煤炭产业应该注意防范潜在风险,防止出现“马鞍形”产业发展曲线,力争在平稳发展中上新台阶。
发展态势总体良好
中经煤炭产业景气指数报告显示,2011年三季度,中经煤炭产业景气指数为101.9点,比上季度微升0.4点。从中经煤炭产业景气指数报告的监测结果看,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10.8%,涨幅比上季度温和扩大0.6个百分点;煤炭产业产品销售收入同比、环比均呈现较快增长;实现利润1080多亿元,同比增长32%,销售利润率为12.4%,远高于全部工业平均销售利润率5.9%的水平。
煤炭产业景气度的小幅上扬、稳中微升在预料之中。支撑煤炭产业景气度稳中微升的关键因素仍然是旺盛的市场需求。今年以来,我国部分地区气候变化较大,南方地区出现比较长时间的旱情,导致对火力发电需求量增加,带动了对煤炭的需求。同时,煤炭价格也稳中略升,对景气度的上升也形成了支撑。此外,还有几个因素影响了煤炭产业景气度的提升:一是在煤炭需求旺盛,价格稳中有升的情况下,煤炭销售收入也较快增长;二是煤炭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市场反应能力增强;三是资金流比较健康,应收账款较少,财务成本不断下降。
从总体上看,我国煤炭产业发展呈现比较好的态势,全年无恙。由于四季度是传统的用煤旺季,煤炭需求会比三季度加大;随着大秦线检修的完成,一些依靠大秦线供煤的用户,也会进一步补充库存。
因此,在需求量看涨的情况下,煤炭价格下行的可能性几乎没有,但也不会出现暴涨。这主要是因为煤炭进口量增长较快,这部分煤炭将会影响国内煤炭价格;国内耗煤产业在节能减排和发展困难的情况下,产量增加有限,对煤炭的需求量不会大量增加;考虑到四季度用煤高峰,煤炭企业为保障供应,将加大煤炭供给,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平抑煤炭价格。
电煤供给有保障
我国煤炭市场均态供给的格局一直没有改变,相对稳定的煤炭市场价格是最有力的证明。从目前看,在现代化的机采条件下,我国煤炭的供给能力完全能够满足实际需求。“电荒”是存在的,但不存在“煤荒”问题。
众所周知,近几年电力企业经济效益不佳,电煤购买能力在下降,没有做好煤炭充足储备,再加上运力因素影响,一旦电力企业需要煤的时候,未必能及时供应,因此表现为“电煤荒”。所谓“电煤荒”是煤炭行业和电力行业之间博弈的表现形式,实际电煤“不荒”。
虽然不存在“电煤荒”,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四季度是传统的煤炭需求旺季,随着取暖期和枯水期的到来,煤炭的需求量将增加。从总体上判断,四季度煤炭市场仍将维持供需基本平衡,但不排除出现区域性、阶段性偏紧的态势,有关方面应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
根据中经煤炭产业景气指数报告的监测,今年三季度,我国煤炭产业出口额同比下降4.5%;而1至8月份,煤炭进口累计金额达116.4亿美元,同比增长10.3%,远高于煤炭20.25亿美元的出口额。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国内的经济还没有恢复,对煤炭需求减少,我们应该抓住这一时机,充分利用好国外煤炭资源,加大煤炭的进口力度。
近年来,神华、中煤、兖矿等煤炭企业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快产业输出,积极到海外进行煤炭开采。当前,我国已经成为煤炭净进口国,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这种格局不会变化,净进口的幅度也会越来越大。我们相信,随着更多的煤炭企业“走出去”,中国在国际煤炭市场的话语权也会越来越强。
警惕潜在风险
从产业横向比较来看,煤炭产业的盈利能力好于其他工业企业。但是,在销售收入大幅增加,价格有所上升、从业人员比上季度有所增加的情况下,利润环比却下降3.0%。这应引起我们的警觉。
煤炭产业属于高投入行业,资产负债率比较高;煤炭产业又是工业品的大用户,工业品的价格上涨也导致煤炭产品综合业务成本的上升;此外,企业用工工资的提高和兼并重组也带来了成本增加。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煤炭产业的利润。有关数据显示,今年1至8月,90家大型煤炭企业的主营业务成本达到11237亿元,同比增长39.5%。煤炭产业利润相对滑坡的事实再次向人们证明,煤炭产业不是“暴利”行业,同时也说明,煤炭产业靠资源获利、靠廉价劳动力赚钱的粗放发展路子已经行不通了,必须要转变发展方式,走集约化发展道路,否则产业的健康发展将无从谈起。
从中经煤炭产业景气指数报告的监测结果看,三季度,煤炭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6.2%,同比增速比上季度上升15.6个百分点。这一结果有其客观原因,我们也曾预料到今年二、三季度煤炭产业固定资产投资会增长。目前的投资增速反映出煤炭产业景气度较高,投资人对产业发展信心较强;也符合产业发展背景,即国家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以及“十二五”相关项目启动所带来的投资增长。但这与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并不十分吻合。有关方面应理性看待投资集中高速增长问题,做好科学规划和引导,既要引导企业加大在现代工艺和技术设备领域的投入,又要充分考虑投资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比例,防止企业“一窝蜂”地上项目。产业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过于集中的投资将会形成集中的需求和供给,集中的固定资产更新,极易导致产业的大起大落,形成“马鞍形”的产业发展曲线。这对产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十分不利。
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2011年以来,世界经济处于既困难又复杂的困境之中。在这一形势下,我国煤炭产业严格按《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展,依然保持着良好的运行态势,实属不易。
实践证明,《若干意见》所倡导的发展思路是正确的。这个文件所产生的正态效应,一直推动着煤炭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我们要继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续贯彻落实《若干意见》精神,按照“十二五”规划纲要要求,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调整产业结构为主要策略手段,加快推动煤炭产业实现科学和可持续发展;要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走大基地、大集团、大煤矿集约化发展道路;要全面加强行业管理,按照高效协调、权责一致的原则,健全行业管理体制,理顺部门关系,提高行政效率,为煤炭经济发展做好服务;要坚持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走依靠科技进步和精细化管理双轮驱动的企业发展道路,实现煤炭企业的集约化发展;要千方百计提升企业、继而提升煤炭产业综合竞争力,以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