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挺过去还是倒下,这成了今年我国许多光伏生产企业不得不面临的艰难选择。在各国政府扶持政策转向、银行银根缩紧、产品价格暴跌、产能严重过剩的“不能承受之重”情况下,光伏产业遭遇“寒风来袭”。面对严峻形势,我市光伏生产企业准备好了吗?
今年以来,随着欧债危机愈演愈烈,加上几大光伏产品应用市场连续削减补贴,全球光伏产业遭受前所未有的重创,产业链各环节的产品价格一路走低。由于多晶硅、光伏组件产量增加太多,而光伏产业外需市场有所萎缩,供给远大于需求,以致全产业链库存严重。全国已有50多家光伏产业企业倒下,1/3的企业处于半停产、边缘化状态。有市场人士指出,在这一场寒冬中,将有30%的光伏企业尤其是小企业被淘汰。
整体产能过剩而需求不足
“中星LED,SOLAR AND SYSTEM太阳能光伏系统”,浦江中星有限公司总经理薛文艳的QQ签名上,一直挂着这句话。10月31日,薛文艳在QQ上对记者说,这个行业没有外界说得那么恐怖,“灭顶之灾”纯属片面之词,就看大家心态怎么样了。
日子是难过了一点,但也不至于对这个行业失去信心。浦江诚兴光伏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飞用“冰火两重天”来形容光伏产业的现状。“我们做的是小型太阳能电池组件等小功率产品,从0.3瓦到250瓦各种规格都有,所以影响不大。”李飞提起美国“反倾销、反补贴”对市场的影响时这么说。
产能运转不到一半、产品价格下跌、订单不足、库存压力增大、资金紧张……昨天,记者在市经信委行业管理办公室案头的几份太阳能光伏企业问卷调查表中看出了企业的焦灼。行业管理办公室主任陈江说,走访光伏企业听到最多的是“行情不好,原材料、产品售价严重下跌”。
光伏产业熬过了2008年低谷一路走来,2010年达到了巅峰,产销两旺,一年的行业总产值超过了历史总和,因此被称为光伏行业“最赚钱的一年”。
“去年我们企业产值达1亿元,产能达10兆瓦,今年就不如去年了。”李飞说,他们研发的LED产品主要用在路灯、装饰产品上,按照正常生产的话,企业年产值可达2亿元。李飞告诉记者,整个行业产能都在扩大,产量以100%的速度增长,需求量却下降了20%左右。
这几年,光伏企业一拥而上,永康、浦江、东阳等地民营企业砸下重金投向光伏产业,本地、外地的光伏组件企业纷纷进驻武义、磐安等地,太阳能电池板、硅片、电池片、电池配件等与光伏产业相关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市经信委统计显示,我市目前有晶体硅生产企业10多家,其中骨干龙头企业6家,预计到“十二五”末晶体硅总产能可达5000兆瓦。
从全国市场来看,2006年至2010年,光伏组件量增加了1593%,光伏产业以每年9000万兆瓦的装机量增长,一度占据全球光伏市场60%的比重。国内光伏企业主要集中在江、浙两省,其中江苏光伏企业的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一半,浙江约占1/4。从产品结构看,江苏以上游多晶硅为主,兼顾中游组件产品,而浙江主要集中于光伏组件封装。今年7月,浙江省200家光伏企业的产能超过上年总量的230%。
光伏企业因此“吃不饱”。国庆节后,我市一家成立于2007年、以生产封装组件为主的光伏企业67%的产能开始闲置,一些工人只好离厂另谋出路。
“内忧外患”该如何应对
“利润严重下滑。”一位太阳能电池片生产企业老板对记者说,电池片每片售价从15元掉到了7元左右。一同下跌的还有晶硅组件价格,目前晶硅组件售价在0.63欧元/瓦至0.75欧元/瓦之间。晶硅电池和硅片价格下跌至0.65美元/瓦(电池)和0.34美元/瓦(156毫米多晶硅片)。多晶硅价格也快速下滑,截至10月24日已下跌至每吨25万元至30万元(10月24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6.3549),折合39.34至47.21美元/公斤,为历史最低。不到一年时间,国内行业利润率已从139%下滑到20%。
在我市新兴产业企业情况调查表上记者看到,以横店东磁、群升等为首的6家新兴产业龙头企业,去年产量为272.74兆瓦,产值达23.37亿元左右,而今年1至8月6家龙头企业的产量为470兆瓦,产值为20.33亿元,出口交货值为6.7亿美元,利税与利润总额均出现了负数,分别为-9160.57万元和-8690.95万元,而去年利税与利润总额分别为2.4亿元、2.17亿元。
10月下旬,美国要求对中国光伏产品发起“双反”调查,并已将申请发往美国商务部和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若此次调查认定申诉请求,中国光伏企业面临的可能是高达100%的反倾销税。此举不仅可能引发欧盟连锁反应,给中国光伏产业带来重大打击,还可能引发全球新一轮针对中国新能源产业的贸易保护风暴。
“美国这一举措损人不利己,他们的‘双反’调查是站不住脚的。”李飞表示,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和太阳能企业定会奋起抗争。
“从我们自身来讲,产品主要出口中东、非洲等国家和地区,欧美市场波动对我们影响很小。”李飞说,外部环境固然严峻,但关键还在于国内市场还没有充分打开。
恰如李飞所说,中国光伏产品严重依赖国外市场,特别是欧洲市场。今年上半年,欧洲市场大幅削减太阳能光伏产品补贴,下半年欧债危机再次爆发,对光伏产品的需求大幅萎缩。我国光伏企业一方面产能严重过剩,一方面外需不足,生存压力日益增大。
中国国际商会表示,对美国“双反”调查保持高度关注,并将根据美方反应采取进一步行动,建议美方尽快推动双方行业组织开展对话,解决当前在新能源领域合作上面临的问题。
产业优势何时才能显现
业内人士称,我国光伏产业存在的问题,是盲目扩张造成的。而且,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光伏产业存在着先天缺陷,整体水平尤其是核心关键技术、装备以及相关产业政策等,差距还是比较大的。从某种角度来说,与温州那些成衣厂性质也差不多。省内一位风险投资专家指出,国内光伏产业其实是高度依赖欧洲市场的低差异化制造业,它的成长会经历一个痛苦的过程。
有关统计资料显示,目前省内共有光伏生产企业205家,其中有110家成立于2010年9月以后,规模均在100兆瓦以下。我市共有十几家LED、光伏生产企业,除了6家规模较大的龙头企业外,其余均是中小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处于产业链下游,均为应用型产品,关键技术有待攻关,上游产品有待开发,人才和资金短缺也是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李飞告诉记者,他仍然坚定不移地看好光伏产业的发展前景。今年7月份,他去南非等国家考察国际市场时发现,许多国家的电费市场是放开的,价格很高,像南非的电价折合人民币约9元/度,今年大涨之后到了12元/度。而太阳能照明虽然初装成本高,但每度电不会超过3元,一旦我国电价上涨,光伏产业的优势就会显示出来。“我相信能挺过去。”李飞说,熬过冬天就会迎来春天,现在企业最需要的是“雪中送炭”。
业内人士认为,在国家还没有对国内光伏产业进行大规模补贴以刺激终端需求的情况下,只有一条路能降低“两头在外”的风险,即建立全产业链模式,组建产业集群,以规模化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抗风险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