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的高位上运行了四个月之后,物价总水平终于出现明显“减速”。国家统计局昨日公布数据显示,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5.5%,较9月份的6.1%回落0.6个百分点;10月份CPI环比上涨0.1%,较9月份0.5%的环比涨幅也有所收窄。
分析人士指出,通胀回落已成定局,预计未来两个月CPI涨幅将继续下滑,至5%以下。
食品价格环比5个月来首次下跌
据测算,在10月份5.5%的CPI涨幅中,去年价格上涨的翘尾因素占近1.5个百分点,今年新涨价因素约为4.04个百分点。
而在新涨价因素中,食品价格上涨仍是大头。数据显示,10月份,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1.9%,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3.62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上涨38.9%,对CPI的贡献仍有两成。
不过,进入10月份以来,食品价格与前几个月相比出现明显下跌,也成为10月份CPI涨幅出现明显回落的主要原因。这一点在食品价格环比数据上体现得非常明显,数据显示,10月份,食品价格环比下降0.2%,这是过去5个月以来,该数据首次出现下跌。
其中,鲜菜价格环比下降3.4%,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下降约0.09个百分点。肉禽及其制品价格环比下降0.6%(猪肉价格环比下降1.8%,9月份环比上涨1.2%);蛋价格环比下降3.8%(9月份环比上涨2.4%);水产品价格环比下降1.5%,上述三项合计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环比下降约0.13个百分点。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员张立群表示,本轮物价上涨过程中食品是主导性力量,现在猪肉价格已经基本稳下来了,而蔬菜价格降得比较明显。国家一系列价格调控的举措效果日益显现,物价涨幅正在加速回落。
未来两月CPI涨幅或跌破5%
由于CPI的篮子中,食品价格所占比重最大,随着食品价格的进一步回落,以及年底翘尾因素的减少,分析人士预期,未来两个月CPI涨幅将继续回落至5%以下。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微博)表示,10月数据清晰显示物价进入回落通道,经济“软着陆”成功,预计11月、12月CPI涨幅都将跌破5.0%,全年CPI涨幅预计在5.4%-5.6%。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也在昨日的报告中指出,11月的翘尾因素将显著回落1个百分点,而食品价格涨幅也将继续放缓,预计11月份CPI同比涨幅将回落至4.5%左右,12月份同比涨幅将与11月份持平或小幅走低。
与此同时,输入型通胀压力的减缓也有利于国内通胀的控制。当天统计局发布的数据还显示,10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5.0%,创下一年以来新低;环比则下降0.7%。
“PPI同比涨幅低于此前的预期,与当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购进价格指数大幅回落至50%以下的收缩区间一致,显示在经济平稳放缓和输入型通胀压力持续减轻的共同影响下,上游通胀压力继续减弱。”彭文生说。
北京领先国际金融公司首席经济学家董先安认为,如果货币政策不会出现大的变动,CPI和PPI涨幅双双下降的趋势将延续至明年年中。央行货币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教授李稻葵(微博)也表示,由于食品和农产品(14.80,0.00,0.00%)价格出现回落,CPI涨幅将较快下滑,预计今年CPI涨幅为5.5%,明年全年CPI涨幅为2.8%。
通胀风险仍不容忽视
尽管短期内通胀压力有所放缓,但业内人士提醒,目前通胀仍处高位,CPI环比仍在上涨,食品价格也存在反弹的可能性,通胀风险不容忽视。
随着元旦、春节等节假日的到来,各类消费将进入传统旺季,物价上行的动力仍在。尤其是食品价格方面,猪肉价格波动周期一般为三年,目前上涨周期还没有完全走完,猪肉、蔬菜等价格很容易产生波动。此外,受楼市调控措施影响,部分地区房价出现松动,但房价总体仍处高位,房地产市场仍然存在反弹压力。
从中长期来看,随着劳动力成本和资源类产品价格上涨,以及环境使用成本的上升,通胀压力仍然很大。
在此背景下,虽然通胀回落为政策进一步微调留出了空间,但稳健的货币政策主基调不会改变。
张立群表示,尽管物价有所回落,但目前货币存量仍然很大,政府在考虑放宽货币政策时应审慎,不能忽视放宽政策推高物价的可能性。
对于“政策预期微调”的信号,李稻葵认为,目前的货币政策不宜放松,在微调经济政策时应把重点放在财政政策上,而财政政策调整则应以缓和中小企业融资环境为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