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士丹利亚洲非执行主席史蒂芬·罗奇21日在北京表示,在过去三年,全球经济先后面临美国次贷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两次冲击,这给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经济体敲响了两次警钟,即过去依赖外需和出口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是不可持续了。
经济危机可能会“重演”
罗奇表示,美国消费者仍然处于私人债务去杠杆化的阵痛当中。在2008年至今的15个季度里,美国的实际个人消费支出仅仅以0.4%的年化增长率在增长。他说,美国消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71%,这个全球最大的消费国还从未经历如此长久消费疲软。而被资产负债表束缚的美国经济将会继续步履蹒跚地、以极慢的速度实现增长。
罗奇认为,欧洲也可能遭遇类似的状况。尽管人们仍然“勇气十足”地认为,欧洲货币联盟能够幸存。但是,欧洲经济的前景依然一片暗淡。包括希腊、爱尔兰、葡萄牙、意大利和西班牙在内的欧元区外围国家已经处于衰退状态。与此同时,处于欧元区核心国家地位的德国和法国的经济活动以及领先的经济指标也缺乏“生气”,尤其是急剧下降的德国制造业订单数据,隐现着经济疲软即将到来的“不祥征兆”。另外,未来几年里,欧元区国家的财政紧缩政策很可能会抑制总体需求。
罗奇还表示,在2008年至2009年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之际,亚洲经济体不是遭遇了经济大幅放缓,就是陷入了全面衰退。现在,危机很有可能重演。因为亚洲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份额在经历了2008年至2009年的大幅下滑之后,目前已经回归到危机前44%的高点,即亚洲外部需求风险敞口已经和2008年之前一样了。
他指出,除非亚洲愿意“妥协于”经济增长放缓、劳动力吸收不足以及社会不稳定风险等一系列风险,否则就必须积极地将经济发展重心转向本地区35亿消费者的庞大内需市场。
战略转型是中国发展关键
罗奇介绍说,目前许多投资者都担心,由于受通货膨胀高企和出口放缓等因素影响,中国经济可能会出现“硬着陆”。但他认为,中国即将迎来的经济放缓很可能是“可控的”,而且会带来可喜的结果。
罗奇表示,尽管这些针对中国经济的担忧都有一定事实依据,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经济就会出现“硬着陆”。他说,中国经济最主要的三个内部问题:银行的贷款质量、房地产市场的压力、以及攀升中的通胀率,但这些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都是可控的。
不过,罗奇警告,如果欧洲经济“崩盘”,导致全球其它经济体遭受牵连,那么中国的经济增速将会急速下降至8%的下方。
罗奇还表示,在过去三年时间里,中国经济收到两次“警告”,即作为中国最大的两个出口市场,美国和欧洲先后深陷困境,已经不可能成为可靠且可持续的外部需求来源。中国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增长模式其可持续性应当受到审视。
他说,中国别无选择,只能迅速采取行动,贯彻落实最新颁布的“十二五”规划中关于鼓励消费的提议。正如三十年前改革开放时一样,战略转型是当代中国发展的关键。对中国而言,“软着陆”将会为积极推进日益紧迫的经济再平衡这一艰巨任务提供契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