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11年四季度后,中国信贷市场投放主力——工、农、中、建四大行陆续上演了月末连环冲刺的景象。
12月27日,接近国有大行的人士透露,12月前25天,上述四家大型银行新增贷款1300亿左右。度过月初的存款流失困境后,随着月底财政存款集中发放,从第二周开始,商业银行的存款也在稳步回升。
经过12月前十天不足300亿的“地量”信贷投放后,四大行的放贷能力有所恢复。“不排除12月最后一个星期贷款再冲一冲的可能性。”12月27日,某国有大行公司部负责人向本报记者表示,此前两个月四大行均在月底最后两日集中放贷,11月底最后三天四大行曾集中放贷近千亿。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在最新报告中指出,“12月中旬以来,四大国有银行贷款出现加速,如果12月新增贷款与11月相当,达到5600亿,全年将新增贷款7.4万亿。”
彭文生认为,货币增速可能接近拐点。他预计明年1月初央行将再次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0.5%,随着货币政策进一步调整,2012年初M2 增速可能回升。
一方面,年底财政存款集中投放,随之而来商业银行恢复放贷能力;另一方面,货币市场资金面紧张的境况仍需改善。
12月27日,央行发行40亿一年期央票,发行量较上期减少220亿元,且没有正回购操作,而3.4875%的发行收益率已连续六期持平。受年末季节性因素影响,当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延续了此前的上涨态势,其中隔夜、7天和14天shibor利率分别上涨7.83、28.84和39.67BP。
万亿财政存款助推贷款增长
年末财政存款投放增加可能缓解存贷比考核压力,使银行可贷资金增加,预计12月信贷投放将在5600亿~6600亿之间。
“12月底财政存款可能已经投放,市场上明显钱多了。”12月27日,某券商固定收益部人士如是说,这对商业银行不堪重负的存贷比压力来说是一大利好。
12月初,四大行因外汇占款下降导致存款大量流失,第二周有所恢复,但存款增长仍然乏力。财政存款一般集中于12月份投放。央行数据显示,经济下滑已促使政府加快了年底财政存款投放速度,11月份财政性存款减少3763亿,创下历史同期新高。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微博)分析,12月财政存款下拨力度可能超万亿,今年前11 月财政收支盈余累计8357亿,高于2009、2010 年同期。若考虑年初8500亿财政预算赤字, 12月财政支出力度将较大,可能再次超万亿,从而形成基础货币投放。
鲁政委分析,年末财政存款投放增加可能缓解存贷比考核压力,使银行可贷资金增加;他预计12月信贷投放将在5600亿~6600亿之间。
不过,伴随着经济增速下滑风险的加大,商业银行信贷投放变得更加谨慎。11月5600多亿的新增贷款中,中长期贷款增量回到2000亿元以下,即在银行整体放贷能力有所恢复的情况下,并没有相应增加中长期贷款的投放。
中金公司认为,尽管潜在的融资需求仍然存在,如基建投资增速近期出现了反弹,但是伴随着经济增速下滑,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都面临下降的风险,基建贷款的信用风险在增大,银行开始主动收缩相关的贷款投放量。
与此同时,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出现了反弹,11月份短期贷款新增3150亿,票据融资由负转正,增加360亿,两者之和为3500亿,是全年第二高的新增水平。
不过,短期融资增加或许是又一个假象。中金公司认为,部分是表外理财产品转入表内的结果,票据贴现利率下降得十分缓慢,显示企业的短期流动性依然偏紧。
明年8万亿之重
2012年新增人民币贷款将在8万亿左右,但面对节节超标的存贷比,商业银行颇为头疼。
央行数据显示,2011年1至11月,金融机构累计新增人民币贷款6.84 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少增6000亿元。若12月新增贷款延续前两个月的态势,按照5600亿算,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将在7.4万亿上下。
多位人士透露,宏观调控部门预计,2012年新增人民币贷款将在8万亿左右,广义货币增速M2将在14%左右。不过,面对节节超标的存贷比,商业银行颇为头疼。
12月27日,某股份制银行信贷管理部人士透露,目前各家银行正在加紧制定2012年的工作计划,先由分行上报,然后总行统筹,“负债营销和存款指标也会是明年的一个重点。”
进入2012年,随着财政存款季节性流出,商业银行的存贷比仍将面临很大压力。
中金公司认为,在外汇占款增量下降的大背景下,银行的贷存比会趋势性上升,如果要抑制其上升速度,有效的做法有三:第一,通过法定比率的下调大幅推低货币市场利率和债券市场收益率,相应降低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从而加速理财资金回表的速度;第二,允许银行将更多的长期负债纳入存款统计范畴,如一般金融债或具有定期性质的同业存款;第三,增加国库现金存款招标的规模和频率。
此前,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吴晓灵表示,央行明年会较多动用存款准备金率的手段。
如果外汇占款的增幅过小或者是下降,央行必须通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释放流动性,这并非意味着政策的转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