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范围内的光伏产业链动荡仍在加剧。
近日,全球多晶硅巨头韩国OCI公司宣布,其与美国常青太阳能所签的3.43亿美元多晶硅订单已被取消。
而在光伏产业阴云密布的背景下,国内的多晶硅及硅片等原材料厂商,与下游采购商们的长期订单(下称“长单”),其实也已“名存实亡”。昱辉阳光、晶澳太阳能等多位内部管理层向本报记者透露,上下游之间的所谓长单其实已大部分不执行了。
长期订单改为以销定产
目前,国内主流的硅片及多晶硅(上游)供应商包括保利协鑫、昱辉阳光、LDK等少数几家公司。其中保利协鑫握有的多晶硅和硅片长期协议是最多的。
保利协鑫称,公司对海润光伏一家的长期合约总值为208亿元人民币,供货期从去年1月~2013年12月;其对Indosolar公司也有6亿美元的供货量,而据《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统计,保利协鑫与林洋新能源、新日光、阿特斯、天合光能、中电光伏及润峰电力等公司,有总计4.1G瓦的长单,时间都在2010年10月~2016年期间。
长单是在光伏市场较好时,下游企业(电池及组件公司)为了确保自己能有足够的原材料,而想出的一种锁定上游资源的做法。这种模式在2006年~2008年时也用过,2009年因为光伏市场恢复并不快,一些公司并没有签署大量长单。但2010年市场转暖后,很多下游公司又开始与上游协商恢复长单模式了。保利协鑫恰恰是在这个时间段内签署了大量长单的。
但因为光伏产品价格的快速下滑,长单执行情况并不到位。
首先,原材料采购的数量已有变化。假设供需双方签订了1G瓦(1000兆瓦)的5年硅片订单,那么执行细节应是200兆瓦/年、月拿货量约16.6兆瓦。
“现在,下游公司一般会以销定产,不会按原先定好的数量来拿货。拿货周期要看具体的生产周期排期情况,约20天~30天,我们并不愿意留太多的库存在手里。”某电池企业的一位内部管理层就表示。
其次,由于多晶硅及硅片价格去年已经腰斩(如目前的多晶硅报价在25美元/公斤到30美元/公斤),因此供需双方以往签订的长单定价也就自然瓦解。
晶澳太阳能去年7月就曾表示,其与大股东河北晶龙、保利协鑫子公司、日本M.SETEK、德国瓦克、韩国OCI等签订了长单。部分采购合同约定晶澳太阳能以固定价格或可小幅调整的价格(上浮或下调5%~10%)采购。
但一位知情人士昨天就告诉本报,现在没有多晶硅企业能以固定价格对外销售了,所有公司都在执行随行就市的价格。如果有上游企业非要实行固定价格的话,那么下游公司宁可赔款也要毁约,并且向其他上游企业求助。
去年7月,尚德电力就与MEMC分道扬镳。前者不仅放弃了5300万美元的预付账款,随后9个月内分期等额向MEMC支付另外的6700万美元。
“在如今这个极为糟糕的情况下,很多上游公司不会为了追求兑现长单,而去得罪用户的。”昱辉阳光前述管理层指出,“大家看的还是比较长远。”
行情仍不乐观
前日晚间,中国光伏在美上市的概念股全线飙升,其中晶澳太阳能涨幅高达34%。国内A、H股上市公司东方日升、向日葵、超日太阳及保利协鑫等公司股价也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扬。
1月11日,有海外媒体报道称,因去年第四季德国提高了组件需求,12月的单月安装量高达3G瓦,因而使得该国的全年安装量为7.5G瓦。而国家对于光电建筑补贴标准从6元/瓦提升到7.5元/瓦的政策,也可能是刺激近期股价走强的因素。
但保利协鑫、昱辉阳光及晶澳太阳能等多家公司也都认为,现在得出“光伏市场全线转暖”的结论还“言之甚早”。就在2天前,本报曾报道,因春节放假及公司内部技术改造等需要,超日太阳已有员工放假。尚德电力也在昨天向记者表示,该公司会提前让员工回家。昱辉阳光前述人士认为,今年第一季度的市场行情仍不乐观。OCI公司去年年底也曾预测,多晶硅价格可能还存在继续跳水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