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悲观的情绪笼罩在欧美日三大发达经济体上空时,在作为全球主要制造中心的中国,决策者和企业家们对2012年的产业前景也不约而同地表达了审慎的态度。面对海外订单不足、内需仍待有效启动的双重压力,产能过剩卷土重来将是大概率事件。
产能过剩尚无量化的界定标准,通常是指某行业的闲置产能超过合理的限度。对中国来说,产能过剩并不陌生。有学者指出,中国十余年来已经遭遇过三次大规模的产能过剩。第一次是1998年~2001年,第二次是2003年~2006年,第三次是2009年至今。譬如,2003年一季度,国家发改委指出钢铁、水泥、电解铝和汽车四大行业存在产能过剩隐忧;到2005年,扩展到11个行业,电力、煤炭等榜上有名。
毫无疑问,产能过剩这个“老熟人”并不讨人喜欢。通俗地说,产能过剩就是没有效益的投资建厂。不仅会引发以价格战为典型表征的市场恶性竞争,而且由于企业破产倒闭或开工率不足,部分员工失业在所难免,并有可能造成一系列的银行坏账。
对此,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在2009年9月下发的《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对于部分行业出现的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如不及时加以调控和引导,任其发展,市场恶性竞争难以避免,经济效益难以提高,并将导致企业倒闭或开工不足”。
今年,这个“老熟人”极有可能成为不速之客。继2008年次贷危机之后,尚未结束的欧债危机再次给全球经济蒙上阴影,加之遭遇经济周期下行阶段的考验,包括中国在内的诸多国家和地区都已明显感受到来自产能过剩的潜在挑战。
以中国为例,由于房地产市场成交量急剧下所,钢铁、水泥、建材等行业从去年下半年起需求急速下降,相关企业的业绩也迅速“变脸”。而国家和地方对基础建设投资放缓,也将使得机械装备制造行业风光不再。
不仅宏观调控逼出了一些行业的产能过剩,为应对经济危机的产业刺激和补贴政策的到期也让有关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浮出水面。譬如,随着“XX下乡”、以旧换新等政策逐步退出,部分家电、汽车(自主品牌)、LED等企业将必须直面开工率不足的挑战。
从外需市场来看,随着主要市场欧美的需求和价格在经济危机后急剧下滑,国内前几年大热的多晶硅、风电设备等行业已经出现较为严重的产能过剩,尚德、赛维等仍在为走出困境而焦虑。
此外,煤化工等意在煤炭资源的畸形投资正在进一步加剧该行业的产能过剩。
对中国来说,产能过剩不仅表现为开工率不足,还存在比较突出的结构性问题。即往往是低端产品和技术过剩严重,而高端产能存在不足。此外,对于那些身处产能过剩行业的企业来说,除了要应对价格战外,还将遭遇库存持续攀升的考验,而正在陆续披露的2011年上市公司年报将给出清晰的信号。
溯源产能过剩顽疾,不仅有经济周期之因,更在于发展中国家容易对一个具有前景的行业产生共识,从而在投资上经常出现“潮涌现象”。简要来说就是,在一个需要提前建立产能的行业中,由于全社会对行业良好的外部前景可正确预见乃至存在共识,引发大量企业投资设厂,但另一方面,各企业只能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投资设厂,导致投资完成后很可能出现产能过剩。最终的结局是,个体的理性导致了集体的不理性。
中国的产能过剩还有“国情原因”。首先,民间可投资领域受到诸多限制。譬如,能源、电信、金融等行业长期存在严格的准入门槛。其次,在GDP政绩观的长期影响下,地方经济表现出较为明显的“诸侯经济”特征,地方政府不仅在招商引资中“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还会在后续项目审批、建设中大开绿灯。再次,中国产业经济领域常见的竞争模式是——先“跑马圈地”比拼规模,再通过市场规模下的价格战等手段“洗牌”,最后在市场结构稳定后通过提高价格来保证利润。这些因素均使得企业在投资之初大多是“以规模为导向”。
产能过剩将成为影响2012年产业经济走势的一个重要因素。从市场层面来看,部分行业的兼并重组将在所难免。尽管不少中小企业将因为订单缺乏而开工不足,但对那些手握现金的企业和投资者来说,正是“抄底”的好机会。其次,不少企业将再次面临去库存化的重任。2009年的去库存化挑战仿佛就在昨日,但今天又将面对同样的难题。
从政府治理层面来说,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部委再次出手治理产能过剩将并不意外。换个角度看,这也是“调结构”的好时机。譬如,据报道,环保部门正在研究提高水泥行业的环保门槛,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标准。而无论如何,在治理产能过剩的潮汐中,市场性调节机制应成为主要手段,而政府产业政策和行政手段需“退居二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