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经济确实没做头。”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光标说,8000个员工的工厂赚钱不如80个人搞房地产的企业,更不如只有8个人搞资本运作的投资公司。
辜胜阻去年国庆节去了边境的一个小城市,让他意外的是竟然有20%左右的企业说过了国庆节不做了。“产业空心化有了苗头。”辜胜阻说,在过去4年时间,他去了20多个省市自治区对中小企业做调研。去年年底他开始担忧,产业空心化已出现前瞻性风险,僵尸企业越来越多,以实体企业名义融资投向非实业。“资本正在逃离实体经济,根据我们调查,大约有9000多亿资金找不到出路”。
辜胜阻提了2个建议,要放,放开领域,降低门槛,让民间资本有更多投资渠道。要扶,减免税费,政策引导资金回归实业。最后用好市场的倒逼机制,企业必须转型了。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许善达:
营业税转增值税试点很快会在浙江等地展开
今年两会,许善达很忙碌,各地媒体都来找他。“坦率说,这次两会是新闻媒体采访我最多的一次,因为减税呼声很高。”许善达说,去年预算报告里减税是3000亿,最后只减了1000亿,今年预算报告里做了3500亿的减税规模,他觉得应该可以再多减点,因为去年税收有超收。
“去年,部分小微企业和个体户已经享受到减税优惠,但幅度还太小,尤其是小微企业。”许善达说,对于个体户来说,两税起征点划定在月销售2万元,这意味着全国2/3个体户都不用交税了,力度上说还可以。但对于小企业来说,5万起征点没什么感觉,小企业营业税和增值税纳税起征点提高到10万元比较合适。
另外,许善达表示,下一步的减税方案已经在“路上”,上海营业税转增值税的试点很快就会在北京、天津、重庆、深圳、江苏、浙江等地展开,试点推进速度要比外界想象的快。
“低人工时代已经过去了,企业也不能将希望全部押在减税上。”许善达说。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
税收应按周期调整,国企应做民企不能做不想做的行业
“结构性减税”是今年的热词,叶青有自己更多的想法。
“我是研究财税的,我不太建议结构性减税,有增有减,这是给每年税收增长提供理论依据。”叶青建议,减税应该分两种:改革性减税和政策性减税。
改革性减税,是将不合理的改掉。“这个是必须做的,不需要任何理由。”叶青说,机场建设费征了20年,去年收了140多亿,像机场建设费这样临时性的、克服困难式的政府性基金在我国还有20多项。叶青说,当初开征初衷是“扩大积累,压缩消费,”但目前国家财税已经比较充裕,这部分费用应该梳理一下,该改的改,该减的减。
政策性减税,是根据经济发展情况,作出税收调整,比如经济遭遇困难时,就应该适当减税。金融调控都是周期性的,但财政调整几乎都是直线的。
说起最近武钢开始养猪种菜的消息,叶青说,刚听到这个消息很意外,因为他对武钢比较了解:“十几年前,武钢剥离非相关产业,十几万的钢铁工人最后只剩下6万人。”
虽然现在受宏观调控等因素影响,钢铁企业普遍日子难过,但叶青觉得,国有企业本身资源实力都比民营企业强,有钱也应该去做一些民营企业做不了不想做的行业,而不是当房地产赚钱的时候,大量国企进入房地产揽资。
中央财经大学税务学院副院长刘恒:
企业不怕征税,是怕不知道用哪
关于减税问题,中央财经大学税务学院副院长刘恒很直接:对农民免税,对民营企业阶段性免税。
“去年我们去西班牙考察,当地也遭遇很多中小企业开工难,很多人失业问题,西班牙政府拿出资金,每个开办企业的人,只要解决20人就业,就给2万欧元,如果不倒闭,这钱就是你的,鼓励创业就业。”刘恒说,公司好好经营不怕纳税,企业不是怕纳税,是纳不起税。
刘恒觉得减税不是最主要的问题,首先是要给中小企业平等待遇,打破行业行政限制,很多中小企业很难进入政府采购,而大企业又占尽了渠道。
“研究税务30年,北欧国家税收都比我们重,我们是税收用哪不知道,北欧国家用在老百姓身上,解决福利问题,自然没人会喊减税。”刘恒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