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世界经济有稳定和复苏迹象,特别在一些欧洲之外的地区。美国实际GDP增长率已恢复到2%左右的水平。中国经济在政策的引导下增速放缓,趋向于经济周期中低谷时的增长水平;内外部失衡得到明显修正,今年前两个月,经常项目出现了高于以往的季节性逆差,2月份CPI下降到3.2%;尽管中国政府将经济增长目标下调为7.5%,但今年的实际情况可能还会超过8%。日本经济从低谷中恢复,国内需求上升,进口快速增长。印度经济也保持了相当高的增长速度,GDP增长率大致为6%-7%。
受此影响,去年四季度以及今年年初以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开始恢复增长。还有一些迹象表明,实体经济活动特别是欧洲以外的主要经济体的消费和制造活动,正在重新获得增长动能。如,汽车销售在中国、美国、日本和印度等全球主要市场出现稳步增长,其中美国的增长尤为强劲。同时,中国、美国和日本的进口增长也相对强劲。
从主要货币实际有效汇率看,2009年第二季度到2010年第三季度,美元累计贬值15%,并在此后保持大体稳定。2010年上半年,欧元实际贬值8%-10%,此后保持相对稳定。日元的实际有效汇率在今年2月扭转了升值态势,当前略高于长期趋势水平。2008年下半年至2012年2月,人民币实际累计升值幅度大致为10%-15%。目前人民币非常接近均衡水平,因为中国经济同时实现了外部均衡和内部均衡,即贸易顺差很小且通胀率较低,实际利率为正,这是过去十几年少有的情况。
国际金融市场振荡和风险厌恶情绪有所缓解。就目前来看,欧洲央行(ECB)注入流动性的努力有效地降低了西班牙和意大利政府债券的溢价水平。美国企业部门的融资状况已接近恢复常态。国际投资者对新兴经济体债券重拾信心,去年随着欧洲地区金融市场的紧张,新兴经济体出现大规模资本流出,而今年以来资本流入开始明显恢复。
在这些现象背后,以广义货币和信贷为代表的全球流动性扩张发挥了关键的支持作用。全球主要中央银行目前都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
与此同时,世界经济还存在较多不确定性和风险,其中最大的不确定性仍然在欧洲地区。主权债务问题是否能得到根本性解决的前景尚不明朗。对于局外人来说,欧元体系成员之间以及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间相互持有的净头寸将会产生何种影响并不清晰。投资者对一些高负债欧洲国家的信心仍旧十分脆弱,欧洲经济看起来正走向衰退。
美国房地产价格调整和家庭部门的去杠杆化过程还未结束,非常规货币政策通过信贷渠道向私人部门的传导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不够清晰和有力。日本的复苏也较疲弱。新兴经济体的出口和资本流入受到外需较弱和国际金融市场动荡的负面影响。在发达经济体普遍低利率的制约下,新兴经济体的货币政策特别是利率政策受到较大制约。中期内,发达国家以抑制通胀为目的而提高利率或国际金融市场冲击导致市场融资利率上升,都可能再次引发新兴市场资本流入的逆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