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印发了《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规划在总结分析煤炭工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面临形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十二五”时期煤炭工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是指导煤炭工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与之前的五年计划或规划相比,笔者认为“十二五”规划中最引人注目的应该是将“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深入实施走出去战略”列为了煤炭工业发展的重点任务之一,同时在政策措施中明确提出“支持企业走出去”。
煤炭工业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深入实施走出去战略,既是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必然要求,同时,又是中国能源、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一方面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推进,国内外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提高,要求我们要更充分的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另一方面,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煤炭需求快速增长,加之国内铁路运输瓶颈长期难以得到根本缓解,国内煤炭供需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这种情况下,华东及东南沿海地区充分发挥其区位优势,不断增加海外煤炭采购,煤炭进口量快速增加。就在2009年我国刚刚从煤炭净出口国转变为净进口国短短两年之后,2011年我国煤炭进口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一。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持续推进和经济进一步发展,煤炭工业的国际合作势必会继续加深,因此,在《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出深入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支持企业走出去属于情理之中。但是,笔者认为,考虑到我国能源供应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国际能源资源市场不断遭遇热捧,以及我国煤炭相关企业走出去欠缺经验等等,未来我国煤炭工业开展国际合作还是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加强认识,逐步推进,避免蜂拥而出,以免导致不必要的风险。
首先,煤炭供应应该立足国内,开展国际煤炭合作,增加煤炭进口永远只能是中国煤炭工业发展的补充。一方面煤炭供应立足国内是保障国内能源供应安全的必然要求。2011年,我国原油进口依存度已经上升至55.1%,天然气进口依存度也已经快速上升至21.6%,较2009年大幅提高16.6个百分点,预计未来多年石油、天然气进口依存度仍将继续维持上升趋势。煤炭进口依存度虽然不算太高,但2009年实现净进口以来总体呈上升趋势,2011年已经上升至5.6%。据测算,2011年三大传统化石能源进口依存度已经上升至15.6%,较2010年再度提高0.9个百分点。三大化石能源进口依存度不断提升,我国能源供应安全问题无疑日益突出。在油、气进口依存度上升趋势难以扭转的情况下,想要最大限度的保障国内能源安全,需要煤炭供应能够立足国内。另一方面,我国煤炭资源较为丰富,有条件将煤炭供应立足国内。截至2010年底,全国煤炭保有查明资源量13412亿吨,较2005年增加约3000亿吨。因此,从以上两方面看,我国需要且有条件将煤炭供应立足于国内,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增加煤炭进口只能是中国煤炭工业发展的补充。
其次,应将开展国际煤炭合作作为一项长期战略稳步贯彻执行,短期内应避免蜂拥而上。其一,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能源需求日益增长,国际能源合作不断深入,近年来部分西方媒体和政客不断炒作中国掠夺世界资源,如果中国煤炭相关企业蜂拥而出,势必会给这些国际反华势力留下口舌,从而造成不利于中国和平发展的国际舆论环境。其二,由于金砖国家和其他广大发展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目前世界再度进入资源为王的时代,国际资源领域的竞争相对更加激烈,再加上投机资本的炒作,如果中国企业蜂拥而出,中国需求势必会成为炒作对象,结果会很容易推高国际资源价格,这种情况下,即便接手,高价资源也会给企业未来的发展留下无穷隐患。因此,短期内应该避免国内企业蜂拥出海。但正如前文所言,煤炭工业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深入实施走出去战略,既是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必然要求,同时又是中国能源、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煤炭工业国际合作是必须要走的一步棋。既然如此,我们不妨把开展国际煤炭合作作为一项长期战略,在立足国内供应的基础上,逢低吸纳国际资源,真正做到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再次,煤炭及相关企业应该在不断提升自身管理水平的基础上,抱团出海。由于种种原因,相比国际矿业巨头来说,国内煤炭企业管理水平普遍较低,且多数企业缺乏跨国经营经验,对资源国的政治、政策、人文、社会环境等缺乏系统了解,这难免会给部分煤炭企业走出去带来麻烦和障碍。因此,准备走出去的企业首先要从提升企业自身管理能力入手,充分学习其他相关企业走出去的好的经验,并对资源国进行充分了解。此外,中国煤炭企业在进行国际合作时,必须要避免内斗。同时,由于海外煤炭资源并购与开发多数时候不仅仅是资源开采,而且涉及到铁路、港口建设运营,甚至海运等多个环节,投资规模和风险均比较大,因此,国内煤炭及相关企业在走出去时,最好能够抱团出海,加强协调,形成合力,避免内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