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9日公布,2012年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3.6%,较2月份反弹0.4个百分点。自去年7月份见顶回落后,CPI的同比涨幅已经分别于今年1月份和3月份出现两次反弹,且反弹力度均超出市场预期。多方分析认为,尽管CPI的再次反弹不会改变二季度物价水平整体回落的大趋势,但是它说明当前物价上涨压力并未消除,调控政策仍然不宜放松。尤其是3.6%的涨幅让负利率情况仅仅时隔一个月就再次出现,导致市场对未来存贷款利率可能下调的预期大大回落。
谨慎 通胀压力并未消除
如果说1月份的CPI反弹主要是由春节因素导致的,还不足以引起人们的重视的话,3月份的情况则更严重一些,食品价格和非食品价格同时出现了反弹。
平安证券固定收益部副总经理石磊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3月份CPI环比上涨0.2%,剔除掉季节性因素后涨幅接近1%,说明3月份物价上涨显著。其中食品价格环比上涨0.2%,是CPI反弹的主要原因。从历史数据看,2001至2011年这11年间,3月份食品价格除2004年外环比全部下跌,平均跌幅约-1.2%,本次食品价格环比上涨更值得关注。
3月份非食品价格环比上涨0.2%,同样高于市场预期,也明显高于历年同期水平。“我们认为3月份CPI的超预期反弹值得警惕。一方面,食品价格和非食品价格呈现普涨态势;另一方面,从食品细项看,权重较大的品种也出现了普涨局面,肉类、蔬菜、水产品和粮食价格涨幅均较大,特别是鲜菜和水产品3月份同比增速分别反弹了14个和3.9个百分点。我们预计4月份CPI增速仍将在3.5%至3.6%附近,全年CPI均值有上调的压力。”石磊说。
天弘基金高级策略分析师刘佳章表示,3月份CPI涨幅明显超出市场此前预期,蔬菜价格的上涨被认为是推动3月CPI上涨的重要原因。加上CPI翘尾因素比上月回升0.2个百分点,CPI站上3.6%尚在可承受范围之内,但是3月20日上调成品油价格对于CPI的中长期影响需加以留意。尽管CPI细项中车用燃料及零配件价格指数占比权重不高,但油价的上行会直接影响各行业的物流成本,几个月后也将会通过农产品运输、化肥价格等方面显现。考虑到市场已进入开工旺季,成品油上涨对CPI未来数月走势的影响开始出现。简言之,通胀压力依然并未消除,仍需谨慎。
“展望未来数月,中国的通胀率将在上半年保持在4%的政策目标下方,但整体通胀压力仍然不可不防。”澳新银行大中华区经济研究总监刘利刚说。他给出两点理由。首先,中国将在今年大规模推进公用事业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资源税改革也将进一步深化,各地的阶梯电价和阶梯水价调价方案正在稳步推出,这意味着中国将在未来的一段较长时间内面临价格上升的压力。其次,“二轮涨价”效应也明显存在,在食用油价格上调后,很多日用品的价格也开始出现上涨,这表明很多制造商开始利用“行政性调控”相对宽松的时机,来还上一轮通胀欠下的“物价账”。
走势 二季度回落趋势不改
不过即使3月份的CPI数据导致市场对物价反弹的担心增加,但是机构仍然普遍认为,至少在二季度,物价涨幅回落仍然是大趋势。
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胡迟认为,3月份CPI掉头向上,反映了经济运行的复杂性一面,但是属于经济运行的正常波动。CPI再度上扬的原因仍然同以往一样,是被食品价格上升所拉高的。在目前的经济基本面下,总的来看,今年CPI的基本走势仍然没有发生改变。
中国农业银行战略规划部宏观经济金融研究处副处长付兵涛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受冷春和油价上调影响,近期蔬菜价格涨幅较大,引起市场对通胀再起的担忧。不过在经济放缓的大背景下,随着天气回暖,蔬菜价格有望出现较快回落,引起CPI增速下降,物价回落趋势将进一步明确。
中国银行战略发展部高级经济师周景彤预测,二季度我国物价将延续回落态势,一季度CPI同比上涨3.6%,二季度上涨3%。他认为,当前抑制物价上涨的有利因素包括:经济减速;去年以来国家采取的降低运输成本、加大农业补贴、减免税费等政策的效应将在今年继续显现;工业品出厂价格显著回落,对消费物价的传导压力大大减小;翘尾因素明显收窄,从一季度的2.3个百分点减小到二季度的1.7个百分点。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