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这一指标跌至-0.89%,已陷入全行业亏损状态。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1至2月份中国粗钢产量为1.126亿吨,同比仅增长2.2%。
对未来预期的不乐观导致矿业巨头不得不对中国更为“亲近”。三大矿山之一的必和必拓曾表示担忧,中国经济正在转型,钢铁需求将会停止增长。该公司预测,中国铁矿石需求增长率将降至个位数。而早在去年下半年,另一家矿业巨头力拓就曾发出声音,警示中国铁矿石需求增长正在减缓。
寻求定价权的尝试
目前多数铁矿石交易都选用普氏指数作为定价标杆,近1至2年国内外有其他很多家机构推出铁矿石指数,但大同小异,都是以询价生产的指数。
分析师认为,2011年除中国外,世界铁矿石总产量为16亿吨。但2011年中国就进口了其中的6.86亿吨。也就是说国外矿近43%的交易量在中国。巨大的交易量,倒逼我们要创造新的定价机制,把握主动,其中一个方案就是像其他大宗商品定价一样,利用矿产交易所,构建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让国内更多的钢厂和贸易商有机会参与进去,最后生成一个基于实时在线交易的铁矿石指数。
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之所以被各方看重,因业内认为利用交易数据生成的铁矿石指数更加客观准确。其实这种声音主要就是针对当前三大矿普遍使用的普氏指数。作为铁矿石买家的中国钢厂和贸易商普遍认为,普氏指数令其在交易中处于弱势地位,所以力推利用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生成的指数来作为结算依据。
设立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从短期来看可能会形成一种相对客观准确的铁矿石指数形成机制;但从中长期来看,无疑加速了铁矿石现货化的过程。现货平台的生命力,最终仍取决于铁矿石的交易数量。
“平台的建立仅仅是双方博弈的第一步。”国内一家钢厂人士表示,必和必拓希望把现货交易平台建立在新加坡,实际上是期望把新加坡变成一个铁矿石价格形成中心,进而把铁矿石做成期货市场,这对钢铁企业非常不利。从目前的情况看,中方“抢占先机”的举动,实际上是希望借助现货交易平台掌握铁矿石定价机制的主动权。
博弈新加坡交易平台
中国作为进口铁矿石的主要买方,此前一直受制于三大矿山,其价格只能由三大矿山推崇的普氏指数来确定,但普氏指数被国内钢企普遍认为不准确。
一位钢厂采购人士表示,尽管普氏指数所生成的价格并不准确,但一直被国际三大矿商作为参考标准,使得国内钢厂在与国际矿商交易时处于被动地位,所以国内钢厂才会集体加入中国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以求通过现货交易获得更加准确的价格。
事实上,必和必拓等国际矿业公司也正在试图推出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新加坡环球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globalore),希望吸引中国国内钢铁企业和贸易企业参与,以期将铁矿石定价权牢牢控制在手中。不过中钢协和五矿商会禁止国内相关企业参与。因此,环球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实际上形同虚设。
分析师认为,新加坡的交易平台,跟我们国内的平台,未来将势均力敌。现在两个平台都在极力说服钢厂或矿商参与到他们的平台去。对于我们国内平台来说,该平台比较容易邀请到大部分钢厂参与(即拥有了最大买方要素),再能够邀到除三大矿以外的矿商走进来,其实,不止三大矿商,除了巴西、澳大利亚外,南非、印度、俄罗斯等国家矿商都有可能参与到该交易平台,这样构造的平台结构,生成的铁矿石指数应该有较好的说服力,那时候,对三大矿商来说将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也就是说,除去淡水河谷、力拓和必和必拓三大矿,还有占世界铁矿石总产量(不含中国)53.7%的其他国别矿商有可能被邀请进来。这对新加坡平台将是一个挑战。如果该平台生成的铁矿石指数能够作为一个世界大多数铁矿石交易的参考标杆,三大矿商不会独自静待,把自己沦为圈外。”分析师认为。
目前,两个平台最大的不同是,我国交易平台参与会员多数为买方(国内钢厂和贸易商),新加坡交易平台参与会员多数为卖方(国外主要矿山)。
分析师表示:“至少,我们现在已经筹备试运行了国内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假如我们一个上规模的平台也没有,日后新加坡的交易平台影响力越来越大,运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我们再补救就晚了。”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