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接连出炉的CPI与信贷数据均打破了市场预期,原本浓厚的存款准备金率下调预期因此受挫。不过,分析人士指出,由于外汇占款流入可能维持低位,加上财政缴款高峰来临,本月货币市场压力较大,不排除货币当局为舒缓流动性而被动降准。
降准预期受挫
央行昨日公布,经历了今年前两月的信贷“不振”后,3月份人民币新增贷款达到1.01万亿,同比多增3320亿;一季度累计新增信贷2.46万亿,达到全年30%的目标。
周一,国家统计局公布3月份CPI同比上涨3.6%,较2月份反弹0.4个百分点;自去年7月份见顶回落后,CPI同比涨幅今年1月和3月两度反弹,且反弹力度超出市场预期。
新增信贷走强显示流动性得到好转,令降准必要性降低;而CPI意外反弹则限制了货币宽松的空间,二者均对近期以来的降准预期形成了阻遏。
一位市场人士指出,“在没有下调存准率的情况下,资金市场已经相对宽松,信贷如期释放,目的已经达到,何必再降?”
平安证券(微博)固定收益部副总经理石磊(微博)称,3月份企业中长期贷款并无明显增长,依然是1700亿左右,比去年同期还低600亿,贷款久期继续在缩短,显示信贷依然疲软。
流动性隐忧难解
在公开市场上,本周到期资金高达1310亿元,故央行维持了较大的资金回笼力度,周二、周四分别进行了520亿元、270亿元的正回购操作,累计回笼资金790亿元,全周净投放资金量为520亿元,连续三周实现净投放。
统计显示,4月到6月,公开市场到期资金分别为3940亿元、1420亿元和990亿元,显示本月过后到期资金匮乏;未来4周到期资金量较大,分别为1310亿元、1050亿元、730亿元和520亿元。
“由于当前到期量较大,央行仍通过正回购操作平滑流动性;央行在公开市场态度依然保持中性,未有明显宽松迹象。”一位券商交易员说。
“信贷超预期不表示就没有理由降准了,如果外汇占款流入偏少的话,还是有降准必要。”宏源证券(14.69,0.64,4.56%)高级分析师何一峰向《第一财经日报(微博)》记者表示。目前来看,主动型降准,即在回购利率较低的位置,为促进信贷投放而降准的必要性大幅下降;但被动型降准,即在资金面紧张的情形下,为维持流动性实施的降准可能性还是存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