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网流程 资费查询 加入会员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帮助
站内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亿览网 >> 铁合金 >> 电解锰 >> 行业新闻 >> 正文
“锰三角”今昔
作者:佚名   来源:贵州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5-10 9:42:48
关键字:锰三角
亿览网讯:

    我省在实施“工业强省”发展战略的今天,环境保护备受关注。在面对媒体采访时,省委书记栗战书强调,要用生态文明理念引领工业经济的发展,走出一条依靠科技进步、延长产业链条、降低资源消耗、优化生态环境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省长赵克志说: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和保护环境、加强生态建设并不矛盾,要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这为我们走新型工业化发展路子明确了方向。

    地处黔、湘、渝边区结合部的松桃自治县,与湖南省花垣县、重庆市秀山自治县接壤,连成我国锰储藏量最为集中的地区,号称“锰三角”。过去这个区域的几十家电解锰厂为了实现良好经济效益满负荷运转,给当地造成严重污染,曾一度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两次作出批示,强调“联合行动,共同治理”、“明确职责,加强督察,务见实效”。从2005年起到现在,经过几年努力取得可喜成效:涉及锰污染的信访投诉比2005年锐减90%以上;2011年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昔日污染严重的“锰都”,重塑了苗乡山清水秀的面貌。

    春季的松桃自治县县城,穿流而过的松江河自南向北缓缓流淌。河面波光粼粼,倒映着两岸的绿柳、山峦、房屋。附近居民三三两两地在河边洗菜、洗衣、担水。透过清澈的河水,可以清楚地看见河底色彩斑驳的沙石。山绿、水秀,空气清新,山川秀丽。

    谁曾想到,几年前,在松江河下游与湖南省花垣县、重庆市秀山自治县结合部的清水江交汇处,曾因严重的锰污染而倍受中央、省地及沿江几十万群众的关注。于是,一场整治锰污染的攻坚战在这里打响,素有“锰都”之称的松桃,蓝天碧水得以重现。

    胡锦涛总书记两次批示:协调三省市联合行动,共同治理;明确职责,加强督察,务见实效

    松桃自治县地处黔、湘、渝边区结合部,与湖南省花垣县、重庆市秀山自治县山水相依,是我国锰储藏量最为集中的地区,与花垣、秀山合称“锰三角”。2005年以前,“锰三角”区域的几十家电解锰厂为了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满负荷运转,工厂冒着滚滚黑烟,蓝天成为“黑天”,碧水变成“黑水”。穿城而过的松江河流至花垣县两河乡境内易名为清水江,清水江流经著名的边城茶峒、保靖的毛沟镇、花垣县城,又更名为花垣河。清水江及其大小支流范围,除了20多家万吨级以上的电解锰厂外,还有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兴建的许多硫化锌浮选厂。矿石在提炼过程中产生废水,特别是电解锰冶炼厂排出的六价铬等废水、尾渣的渗透水进入清水江及相关流域,未经处理的废水染黑了松江河及其下游三省(市)交汇的清水江,造成下游主要河流中锰、氨氮等污染物严重超标,使多条河流水质严重污染,区域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的沿岸几十万群众和众多媒体将这条河称为“毒河”、“黑河”,他们用“黑”来形容锰污染的危害:喝“黑水”,吃“黑饭”,县财政是“黑色GDP”。

    “以前,这里的河边堆放着许多矿渣,河水发黑,无法灌溉庄稼,用这里的河水洗过的衣服穿在身上会发痒长疮,得用治皮肤病的药治!”家住黔湘渝边区清水江附近的迓驾镇中学教师石成文如是说。

    “锰三角”的污染一度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2005年8月6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第284期简报上,就《“锰金三角”的剧毒水污染问题亟待解决》一文作出了“环保总局要深入调查研究,提出治理方案,协调三省市联合行动,共同治理”的重要批示。同月26日,胡锦涛总书记再次批示:“要明确职责,加强督察,务见实效。”2006年,“锰三角”污染问题被国家环保局、监察部列为当年首批挂牌督办案件。

    总书记的两次批示震动了全省上下,不久,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祝光耀率领督查组来到“锰三角”地区,在湖南花垣召开三省市分管副省(市)长参加的整治会议。在原国家环保总局的直接督促下,“锰三角”污染整治工作全面拉开。

    “锰三角”污染问题被国家挂牌督办后,贵州省政府高度重视,时任省长石秀诗作出批示,要求坚决落实总书记批示,完成整治任务。一场整治锰污染、铲除污染危害、重现松桃秀美山川的攻坚战在这里打响……

    国家环保部环境监察局认为:“锰三角”治理是贵州环保部门和松桃县委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成功范例

    面对抉择,松桃县委、县政府与湖南花垣、重庆秀山建立了联合治理锰污染的联动机制。

    在省、地环保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松桃自治县将2005年列为“锰污染重点整治年”,严格按照国家环保部制定的《贵州、湖南、重庆三省市交界地区锰污染整治方案》及《贵州、湖南、重庆三省市交界地区锰污染整治验收要求》,切实开展了以锰污染为重点的集中整治行动。省、地、县三级环保部门先后21次组织专家及执法人员深入松桃电解锰企业调研,逐一制定整改方案和计划、目标,省、地、县财政当年投入治理资金1600万元支持企业锰污染治理工作。县政府主要领导与涉锰企业、乡镇逐个签订治污责任状,县四大班子领导带领各职能部门科级以上干部实行包企业、包乡镇责任制,下决心关闭了3家违法排污企业,对6家采矿企业实行停产治理,对16家企业实行限期整改。

    原国家环保总局先后派出近40人次5次联合黔湘渝3省(市)政府进行现场督察,对违法排污企业进行通报。3次在京组织召开3省(市)交界地区电解锰企业锰污染整治工作专题会议,敦促该交界地区重点电解锰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工作。

    2006年,贵州投入治理经费达1.1亿元。松桃9家电解锰企业在短短1年里共投入治理资金达8834万元,投入人工5000余人次。由于企业治理资金投入量大,9家企业流动资金严重短缺,污染治理工作举步维艰。省环保局及时向省政府报告,与此同时协调省财政厅,争取到省级环保专项资金1110万元用于松桃锰污染治理工作。地区行署也配套投入200万元治理资金。经过艰苦的污染整治攻坚,9家电解锰企业按照省环保局核查组提出的156项具体整改意见逐一整改。一是实现生产废水、冷却水、雨水的清污分流,建成含铬、含锰废水的污染处理设施以及应急事故排放池;二是对车间、排污系统进行了较彻底的防渗防腐处理,对厂区和道路进行硬化、绿化、美化,有效解决跑、冒、滴、漏问题;三是在排污口安装了六价铬、总锰、PH、悬浮物等主要污染物的自动监控装置;四是对现有渣场进行了防洪、防渗处理;五是安装防扬散吸尘设施和酸雾吸收装置,对酸雾进行了处理;六是完善企业制度强化内部管理,切实防止污染反弹;七是对厂区实施了“硬化、绿化、美化”工程;八是企业完成了“节能、降耗、减污、增效”清洁生产的目标。

    9家电解锰企业如期完成了整改任务,通过省环保局专家组全面跟踪监控,未发现企业有超标和偷排的情况发生,环境监测部门对松桃县内清水江出境断面、松桃支流出境断面、湘黔混合出境断面虎渡口电站的总锰、氨氮、六价铬等指标定期监测,各项指标达到地表水III类标准,实现了国家环保总局对“锰三角”污染治理的目标——稳定达标排放。

    当年底,在湖南省花垣县召开的“锰三角”污染整治验收会上,松桃锰污染整治工作得到国家环保总局、监察部肯定,认为“企业投入到位、措施得力,上下联动,各级政府和环保部门高度重视,后来居上,整治效果明显”。

    2007年,松桃锰污染整治成果的巩固工作通过了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督察组、国家环保部和西南督查中心的后督察验收。

    2008年1月,国家环保部污控司和国家环科院在北京组织召开的“锰三角”污染综合治理研讨会,松桃的锰污染整治与成果巩固工作被指定作典型经验介绍。11月,国家环保部环境监察局对该县的锰污染综合整治工作进行调研时指出:“‘锰三角’治理是贵州环保部门和松桃县委、县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成功范例。”

    松桃自治县县长坦言:通过对“锰三角”污染的成功治理,重现了苗乡蓝天碧水

    2005年集中整治以来,通过采取强制措施进行集中污染整治,42家电解锰企业全部建成含锰含铬污水处理设施,杜绝了污水跑、冒、滴、漏现象;一些企业修建了尾渣库对锰渣集中堆放处理,解决矿渣污染问题;黔湘渝3省市建立了协调联动机制。

    2009年4月16日,国家环保部在湖南省花垣县召开黔湘渝“锰三角”交界地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座谈会。会议认为,经过黔湘渝两省一市近5年的重点集中整治,因严重锰污染而受胡锦涛总书记高度重视的中国“锰三角”生态环境得到初步恢复。

    2011年4月15日,环保部在花垣再次召开电解锰整治工作督办会,明确今年9月对松桃电解锰企业环境污染治理状况、出境断面水质超标情况再次进行核查,将整治工作“考卷”发给了贵州、发给了松桃。省地县环保部门、松桃自治县委、县政府提出了“8月30日实现木池、木溪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的攻坚目标,进一步把锰污染治理工作推向纵深。

    2011年5月,省环保厅厅长郭猛带队对松桃9家电解锰企业的11个厂区进行调研,召开现场办公会对锰污染整治工作进行具体安排和部署,提出了“6月30日两个出境断面初步达标、8月30日实现稳定达标”的要求。会议落实了荣鑫渣场、老卜刺水井、文山水井等治理项目500万元专项补助。

    在国家、省地环保部门的指导帮助下,松桃借锰污染治理的契机,狠抓锰行业“洗牌”重组,以科技为支撑,大力发展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引进先进工艺、技术,督促指导企业实现“节能、降耗、减排、增效”清洁生产的目标,从源头上减少、消除污染。涉锰企业很快转向了淘汰落后产能,回收“三废”循环利用的绿色发展路子。松桃金瑞公司与贵州省环境设计科学院合作实施的废水完全闭路循环项目已通过专家组可行性论证;松桃三和锰业集团公司与中国环科院合作实施的废水资源化回收利用示范项目,采用阴阳离子交换技术提取废水中的锰、铬等资源,废水实现了循环利用的同时,企业也收获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松桃太丰公司与中国环科院合作实施的含铬废水处理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松桃锰企业在实施科技治污、清洁生产项目上已先后投入资金5000余万元。

    为着力将松桃涉锰企业打造成为经济发展的龙头产业,全面带动松桃工业、企业创新升级,实现集约化、规范化发展,松桃先期已将34家锰矿开采企业整合为5家;对78家锰粉加工企业实施规模化整治,通过重组、关停等手段现已整合为规模较大的2家锰粉加工企业;关闭了5条不符合产业政策的电解锰生产线;部分电解锰企业在法人实体上进行了重组。目前,松桃仍然将电解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作为县委、县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以期形成工业布局合理、产业结构优化、主导产业突出、产业集群发展、创新体系完备的新型工业化发展路子。

    艰辛的努力为该县锰污染整治带来了生机。在整治过程中,该县充分利用每年5000万元治理资金,大力实施国家财政部、环境保护部2009年批复松桃实施的“锰三角”地区环境综合整治21个重点综合整治项目。截至目前,圆满完成了7个铬渣库规范堆存项目、对环境安全隐患突出的9个锰渣库实施了规范整治、1个尾矿库规范整治及2公里河道清淤工作,企业和国家环科院联合实施的3个新技术示范项目已取得显著成效,项目总投资9381.71万元。

    同时,该县通过21个项目的实施和水井治理、厂区整改,总结出一整套环境监管的有效措施,摸索出了推行循环经济、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和方法。通过整治,党群、干群、厂群关系明显改善,涉及锰污染的信访投诉比2005年锐减90%以上。

    2011年上半年监测结果显示,松桃环境空气质量明显改善,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区域内主要河流水质达到规定水域水质标准,“锰三角”地区交界断面水质锰含量由原来年均超标10倍以上,改变为目前稳定达到和优于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通过整治,企业环保意识大大增强,企业环境管理水平大幅度提升,能源资源消耗水平明显下降,吨锰产品的平均新鲜水、电消耗量分别下降85%和18%以上,吨产品生产成本下降1000元左右,占总成本的6%,企业快速发展,工业经济突飞猛进。松桃自治县县长叶德恩说:“通过对‘锰三角’污染的成功治理,重现了苗乡的蓝天碧水。”

    昔日深受锰污染困扰的松江河重新焕发了生机,“黑色GDP”蜕变成了“绿色GDP”,“锰都”喜见碧水蓝天!家住松江河下游的村民龙荣深有感触地说:“现在的松江河水清鱼多,水质好,气候舒适,空气也新鲜。与以前相比简直是变了一个天!”

相关连接
锰三角三县签署协议
关于印发《电解金属锰企业环境监察工作指南》的通知
“锰三角”整治工作再获肯定
重庆市创新监管方式 进一步深化“锰三角”整治成果
花垣县锰业商会挂牌成立 正式规范“锰三角”
重庆市“锰三角”地区获得2009年中央环境综合整治项目补助资金50…
“锰三角”地区获中央环境综合整治项目资金补助
中国“锰三角”地区生态环境初步恢复
铁合金 更多>>
今日观察(0510):国内外钼市一片茫然
重庆地区实行统一电价,成本增加
今日观察(0503):节后国内钼市场行情分析
2012年4月电解锰市场月评
今日观察(0426):钢厂招标钼铁量猛增促使国…
镍矿与镍铁(2012)中国市场展望
今日观察(0424):国内钼市场现状分析
今日观察(0418):国内钼市利好消息不断 后…
冶金原料 更多>>
澳矿业大亨巨资定制"泰坦尼克" 难振江苏造…
美国为什么依然是赢家
淡水河谷停用中远船只抗议禁靠令
菲律宾还在触碰中国底线
出口不振进口更弱4月顺差或小幅增加
油价今年首降 新定价机制仍悬空
4月份巴西出口中国铁矿石降7%
今年铁矿石价格总体将波动走低
有色金属 更多>>
包钢稀土5月份市场参考价格
中国稀土品牌发展之路
2012年第一批稀土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统计…
包钢稀土近期市场价格
Xstrata公司拟提升澳洲McArthur River铅锌…
欧央行加息迫近 有色金属乌云盖顶
有色金属冲高回落 短期震荡格局未改
大冶有色:伙菲矿业公司开采铜铁矿
战略合作 | 诚聘英才 | 客户服务 | 关于我们 | 媒体报道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行车路线
Copyright @ 2008 comela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亿览网 版权所有 京ICP证080394号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外小关北里甲2号渔阳置业大厦A502室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891800 传真:010-64892212
E-mail:comelan@comel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