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发展五大循环产业,向焦化精深加工转型
自5月份以来,山西省焦炭行情颓势没有得到改善,相反在上游钢铁和下游煤炭的夹击下,原料、成品轮番促跌,弱市尽显。山西省内焦化企业承受着因产能过剩导致的供需失衡以及国家经济整体下滑所带来的双重风险,行业运营质量和效率亟待提高。6月11日,记者从省焦化行业协会了解到,我省焦炭企业将通过发展五大循环产业,向焦化精深加工转型,从根本上解决焦化企业的生存问题。
焦化产品深加工弱势运行
近期,下游钢铁企业“变本加厉”地打压焦炭采购价,面对当前形势,省内许多焦化企业只有继续抱团取暖,进一步加大限产力度,尽最大努力保持焦炭及副产品的价格稳定,以销定产,减少库存,加强管理,降低成本。
省焦化行业协会调查发现,在焦化企业中,越是焦化产品回收加工少、精深加工和焦炉煤气综合利用做得不够好的企业,其盈利也越少;而盈利较好的企业,往往是掌控煤炭资源优势,生产成本得到合理控制,并且在化产品回收、深加工方面有较大投入。
据了解,目前,在我省焦化行业化产品加工中,存在着加工装置小和散的问题,每户焦化企业都建有化产回收装置,但规模都不大,不能集中加工,一些低含量但是具备高附加值的产品也就没办法提取;化产加工选择不经济,省内不少焦化企业在申报准入时,被要求必须利用煤气,因此企业不得不将煤气直接用来发电或者干脆白送给周边需要煤气的单位;化产品加工深度不够,我省现在只是实现了初级加工,粗苯、煤焦油回收后大部分直接卖给了省内外的加工厂,但化产品每多深加工一次,都能带来几倍甚至十几倍的经济效益。
焦企向深加工“突围”
省焦化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称,山西焦炭产能大,化产品及焦炉煤气资源相对丰富,但化产精深加工不足,一直是我省焦化行业发展的“瓶颈”。目前,焦炭占焦化企业主产品的70%以上,化工产品占比不到30%,一旦70%的焦炭卖不出去,企业就要减产、降负荷,煤化工效益就会大打折扣。因此,走化产精深加工、以化为主之路,提高煤焦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将从根本上解决焦化企业的生存问题。
据了解,遵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循环经济的原则,目前山西省焦化企业对焦炉煤气的综合利用将主要发展五个方面:城市煤气,工业燃气;焦炉煤气发电;作为化工原料生产合成氨、尿素、甲醇;作为还原剂生产还原铁;焦炉煤气生产天然气(甲烷)等。
此外,我省将以山焦、潞安、路鑫、三维、天脊、侨友、宏特、阳光、永东等核心企业为基础,分别发展烯烃、合成油、聚甲醛、清洁燃料、苯精制精细化工中间体和精细化工产品、煤焦油精细化工中间体和精细化工原料、新型碳材料和特种炭黑等8种类型化产品深加工生产基地,形成分工合作,专业化发展格局,打造煤化工发展新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