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各地纷纷爆出财政收入“双过半”喜讯,财政收入又将上升到一个新的量级。
“双过半”即“时间过半,任务过半”,按照不成文的惯例,各地除了要完成既定的预算任务,每年6月30日还要按照既定指标实现任务过半,而通常这一指标远比预算规定的数据要高出不少。
著名财税专家高培勇近日就撰文指出,不少地方规定的税收收入增长率都在15%以上,个别地方甚至摸高至25%。在有些地方,表面上虽未直接规定具体任务数值,但附加了更为可怕的抽象原则:不低于甚至高于全省或全国平均增长率。
这样一个目标无疑会给全国财政收入加码,上半年6万亿已无悬念。即便按照现有前5个月累计52755亿元的收入计算,6月份只要完成去年同期的10055.76亿元,上半年全国财政收入也将轻松突破6万亿大关。
各地力保“双过半”
江苏地税系统一位人士告诉《华夏时报》记者,他所在科室今年的税收任务是上一年的基础上增收30%,这让他们从年初开始就倍感压力。为了完成这一目标,他们加强税收征管,找重点税源企业配合,甚至出面给企业开动员会,“总之任务必须完成。”他说。
事实上成效颇大。7月9日召开的上半年全省财政工作会议传出消息,上半年江苏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同比增长了12.9%,税收占比为80.7%,顺利实现了较高质量的“双过半”。
与此同时,河南、河北、甘肃、山西、福建等省也传出了“双过半”的喜讯。但不同于以往20%以上的财政增长速度,各地公布的财政增速大多在15%左右,山西甚至出现了全省财政收入减收的局面。
福建一个地级市的国税系统人士告诉本报记者,近来他们经常加班加点,每周六都要下企业收税,即便这样福建全省财政收入增长也只有15.3%。
而负增长的山西,也是要求各级财税部门认真落实财税政策,积极强化收入征管,确保了财政收入的应收尽收和足额入库,而且加大了对全省煤炭、建筑业、房地产、餐饮娱乐业等重点行业和重点骨干税源企业的跟踪监控力度,严格控制和清缴欠税,加强稽查,严厉打击重大涉税违法犯罪活动,确保了各项收入的应收尽收和足额入库。
但是由于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今年以来全国范围内财政收入增速一直保持低位。1-5月累计,全国财政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12.7%,增幅同比回落19.3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增幅同比回落21.4个百分点。
财政部在谈到财政收入增速回落的原因时多次指出,经济增长趋缓,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工业企业利润、进出口等增速普遍回落,造成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等税种增速相应回落。
再加上价格涨幅回落造成以现价计算的流转税等税收收入增幅相应回落,全国范围内财政收入增速回落也在情理之中。
但是各级政府却很难坐视不管。因为在现行体制下,地方财政困难的局面长期存在,很多地方政府要完成建设规划和相关财政支出,只能采取量出为入的财政收支措施。
前述江苏地税系统人士告诉记者,由于地税部门是当地政府的重要财力来源,当地政府甚至比地税局还要紧张。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干脆直接出面对企业进行项目登记、拉网检查工作。
增税担忧
财政收入增速下滑,增税担心油然而生。
7月初,高培勇撰文表示出“结构性增税”的担心。在他看来,盘点今年以来结构性减税的项目和减税规模,结果显然同目标并不那么相称。与此同时,却是在各地加强征管力保“双过半”带来的企业实际税负增加的担心。
事实上,今年以来不少人士已经感受到这种增税的苗头,不少地区更是出台了多种力保财政收入的增长措施,而税收征管正变得越来越严格。
南昌市一家税务代理机构的负责人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就表示,近日来,当地地税部门要求当地小微企业无论是否有营业收入都必须缴税,绝对不许零报税。湖南的一些地区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当地凡是申领税控机的纳税人,必须每月交税金600元。
长期从事税收筹划工作的郭伟则告诉记者,这其实在客观上增加了企业的税负。
他认为,虽然国家减轻小微企业和个体户的税负,但落实到基层就会大打折扣,一些地区甚至出现了税负不降反升的情况。
这种情况下,社科院税收科学研究室主任张斌提出了“逆向调节”的担心。所谓“逆向调节”是指在经济形势好、税源充足的年份,财税部门很容易完成税收任务,所以对征管成本较高、征收相对困难的税收就会要求不那么严格,企业的税负也就相对较轻。
反之亦然。今年经济形势严峻,财税部门为了完成税收任务,必然要加强征管,这样导致企业在经营情况不好的年份往往要承担更重的税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