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曾在多个省份、多个场合,国家电网一度公开表态,电网主辅(三产、多经企业)分离收尾工作有望年内完成。
所谓主辅分离,即主业公司和多经企业的利益分开、资产分开、业务分开、人员分开和管理分开。相比之下,省网层面已于去年底完成了职工从三产多经企业退股工作,不再拥有现在意义的多经企业。不过现在看来,此次主辅分离的重点集中在“骨头更难啃”的市县一级,足显国家电网剥离三产多经开始“动真格”。按照国家电网的说法,到今年年底将再也没有任何一家多经企业。
事实上,面对人员庞大、参股复杂的市县级三产多经企业,能否在既定时间内完全融进电改深水区?主辅分离的界限能否彻底撇清?对此,业界表现出了诸多担忧。
在业界相关人士看来,从电网分出来的资产,大部分属于包袱企业。“这些三产多经企业从电网中剥离,辅业资产究竟如何界定到目前也说不清楚,属于甩包袱,而对于优质的资产,电网则想法设法留下来。”
有数据显示,目前山西省所辖市县两级供电单位层面拥有多经企业70家,从业人员3134人。而近期《中国产经新闻》记者在对该省的一些地市(区)县电网公司电话采访时了解到,一些县级电力三产多经企业的清理工作进展速度并不十分乐观,有的地方甚至阻力重重,饱受争议。
据了解,电力三产多经企业大都是早些年,为安置电力系统富余职工和家属的压力,以及改善职工生活条件的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和设备,创办了与主业密切联系的劳动就业型服务企业。经多年发展,该类型企业已发展成为一个涉足众多经营领域,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的产业化实体。目前,电力三产企业经营范围已经涉足到电源建设、电力物资、电力上下游产品的各个领域。
值得注意的是,有业内人士对此次电网主辅分离规划政策解读为,不同电力三产企业或有可能会面临不同的抉择。与主业密切相关、技术含量和安全监管要求比较严格的业务,诸如电力规划与设计、输配电等,可以直接划归电力企业,成为电力企业的组成部分,或成立独立的国有企业,专门从事电力规划与设计及输配电建设。而与主业联系相对不紧密、技术含量低的业务,如低压工程、设备、物资等业务,市场供应主体较多,可全面放开参与市场竞争。
那么这就意味着,以电力建安、电力设备产品制造和电力物资经营为主,并且占到电力三产近80%的企业,由于市场盈利能力不强,过度依赖处于垄断地位的主业“输血”,一旦被剥离划清,所有的“天然造血细胞”会被挤破挤干,这一类型的三产企业或将真正面临生存考验。更为严峻的是,企业能否继续“养活”起诸多随同企业一起被分离出的人员,仍是个未知数。日前,一位曾经历电改的河北电力系统职工这样对记者说。
7月23日,山西忻州市电力公司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部门负责人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向记者表示,由于辅业资产究竟如何界定到目前也说不清楚,势必影响到已被电力剥离出局的三产企业的新持股人的切身利益。不过,从所有权来看,电力三产大多都是电力企业的职工持股企业,但其与电力主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仅仅体现在人财物方面,更重要的是体现在业务联系方面。这就造成靠主业成长发迹的三产企业,让新旧持股人轮换更替所引起的利益之争达到白热化。另外,由于至今没有一套有关辅业资产权属界定和执行标准,导致一些优质资产“蛋糕”成为三产企业与电网陷入争“夺”怪圈。
该负责人电话里告诉记者,今年年底有望落幕的电网主辅分离,让三产多经企业与主业剥离已成必然。不过,三产多经企业或将迎来新一轮的重组与整合。令这位负责人不解的是,同样均是三产企业,但在此轮剥离当中遭遇到同名不同命的待遇,原因是一些资产优良的企业被留下纳入整合,而效益型较差的企业则被推向市场,其间,一些资产质量和经营状况不佳、缺乏生存能力的多经企业将被清算关闭。由此,引发的一大批人员分流与安置等系列问题,成为电网公司与地方较为头疼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