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底前,储煤产业将退出昌平。昨天(9日),记者从昌平区获悉,未来2至3年,废品回收、建材存放等低端产业,以及鹿牌保温瓶厂等35家“三高”企业都将退出昌平的历史舞台。
昌平曾是京北最大的煤炭集散地。截至2010年,昌平区共有煤炭储运场地56处,主要集中在马池口、南口、流村等地区,储煤总量为344.2万吨。储煤场地越聚越多,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日益明显。从去年8月份开始,昌平区开展了史上最大规模的煤炭经营市场和储煤场地专项治理整顿工作,利用4个月的时间,将区内30家无证照经营企业和储煤场地全部清退。按照整治计划,今年年底前,昌平将完全退出煤炭储运行业。
据了解,全部清退的56处煤炭场地总共占地4000亩,对于退出煤炭储存的土地,如企业仍继续租赁并转营其他产业的,由属地政府对租赁手续进行完善和规范,允许暂时保留土地租赁合同。在这4000亩土地中,有2000亩清退土地将纳入平原造林工程。在昌平今年实施的3.2万亩造林计划中,特别提出要打造煤场景观林。
“未来2至3年,废品回收、建材存放等低端产业,以及鹿牌保温瓶厂等35家‘三高’企业也将成为历史。”昌平区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此基础上,昌平区将提高产业的准入“门槛”,加大“五小”企业等落后产能和“三高”企业的淘汰力度,推动地区产业向高端转型升级。
今后,昌平区财政每年将安排不低于2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推进自主创新和产业化。据统计,今年1-6月,昌平区32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545.8亿元,同比增长20.1%,净增91.3亿元,工业增速居全市郊区县前列。上半年,昌平新引进各类企业178家,注册资本金139.7亿元,分别增长91%和136%.上个月,昌平区刚被国务院授予“国家创业型城市”称号,成为本市唯一一个获得此荣誉称号的区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