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伯南克日前在美联储年度经济座谈会(全球央行行长会议)上强调了美国经济形势之疲弱和美联储采取行动之决心。市场普遍预计,美国货币当局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QE3)已呼之欲出。但是专家认为,美联储当前的政策操作空间不如金融危机之前,新的宽松政策提振实体经济的效果预计有限。
伯南克讲话引发联想
在被认为是全球央行政策风向标的这次座谈会上,伯南克透露的主要信息是:非传统货币政策有效、量化宽松风险可控、当前经济形势糟糕、美联储愿有所作为。
伯南克的讲话紧紧围绕美国会赋予美联储的两大职能——致力维持物价稳定和充分就业展开论述。他讲话的基调放在美国经济复苏的“软肋”上,强调美国就业市场复苏缓慢成为“严重关切”,经济现状“远未达到令人满意的水平”。前美联储资深经济学家、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资深研究员约瑟夫·加尼翁判断,伯南克是“在暗示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3)将要出台”。
伯南克的最新表态令人想起他2010年8月27日在同一座谈会上的讲话。那次伯南克发表了类似论述,而后就在当年11月,美联储宣布推出6000亿美元的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2)。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伯南克一直强调央行应“积极作为”。在降低利率这一传统货币政策已无空间的情况下,美联储把更多精力置于非传统货币政策上,几年来购入大量国债和房利美等机构证券,并对所持债券采取卖短买长的“扭转操作”等。
经济学家认为,前两轮量化宽松政策对资产价格和实体经济都产生了显著影响。首先,量化宽松压低了国债收益率,降低了全社会的融资成本。其次,风险资产价格上行,财富效应支持了投资和消费。第三,汇率效应有助于出口。
伯南克在最新讲话中称,美联储政策将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压低了80到120个基点,拉动美国经济增长近3%,帮助创造了约200万个就业岗位。
受到多方质疑
前美联储副主席艾伦·布林德等专家认为,当前美国国债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收益率都已处于历史低位,无论采取哪种形式,美联储的新宽松政策效果都将有限。
专家指出,美国企业当前并不缺乏流动性,而是坐拥上万亿美元的现金,但缺乏良好的投资机会。
前美联储资深顾问艾伦·梅尔策告诉记者,美联储的超宽松货币政策将留下隐患,货币供应量的快速增长预示着未来将有更大的通胀压力。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评价说,若用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膨胀”2.3万亿美元来创造200万个就业岗位计算,折合每个就业岗位的“创造成本”超过100万美元。此外,美联储决策者内部也存在不同意见。部分美联储高层希望推出不设上限的开放式QE3,也有美联储高层反对继续出剑。
赢取时间预期影响广泛
作为全球首要储备货币发行国,美国的货币政策牵一发而动全身。而放眼全球,执行超宽松货币政策的不仅只有美联储。欧洲央行、英国央行、日本央行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货币当局近年来也纷纷效法美联储,以量化宽松等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复苏。
分析人士认为,新一轮量化宽松会为发达国家经济复苏争取时间。受债务危机拖累,发达经济体的财政操作受限,中长期的结构调整涉及劳动力等领域的艰难改革和强势集团之间的利益重新分配,因而尽管货币政策操作空间有限,发达国家央行依旧频繁使用货币政策来给市场注入强心剂,并为财政状况改善和中长期改革争取时间。
美国新一轮宽松带来的美元贬值效应对于奥巴马政府的“再制造业化”和五年内“出口倍增战略”会起到一定作用。此外,量化宽松政策在压低美国国债收益率的同时,会变相缓解美国天量公共债务的未来还债压力。
不过,梅尔策等专家认为,美联储的量化宽松政策会带来负面外溢效应,使得美元对其他货币和黄金贬值,并推高进口商品价格,也会造成资本流入新兴市场压力增大的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