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数据的再次公布,社科院研究员称:湛江钢铁项目是严重错误决策。
9日上午,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8月CPI同比涨2%,PPI同比下降3.5%,创近34个月新高。中国社科院经济所研究员、清华研究员袁钢明教授表示,CPI上涨与预期一致,但这不是真正的上涨,更多受季节性因素影响。从8月经济数据更多的看出的是中国经济的下滑,如决策层不作出政策调整,中国或将进入严重的通货紧缩。
袁钢明表示,相对于CPI上涨他更看重的是PPI的持续下降。当前有说法认为中国工业经济正缓中趋稳,他不认同这样的观点,从近几个月公布的工业经济数据看,趋缓的势头没有得到体现,体现的更多的是还在进一步加速。PPI作为最能反映生产投资的数据,已出现连续下滑,表明工业生产出现了严重问题。但是决策层尤其是发改委并未作出相应调整,而是继续错上加错,审批了一系列新的项目,比如湛江钢铁项目,这是严重的错误决策,是发改委脑袋发热,干预市场的表现,行业现行已经很困难,新的审批项目必将进一步加剧行业的产能过剩。他表示,决策层不应该过多的干预投资、市场和信贷,如果一味靠大项目投资拉动经济发展,中国经济将会重复过去的 道路,并将走向死路。当前政府主要应该考虑如何提高老百姓的收入,在上一轮的消费刺激政策到期后,消费领域已出现了明显的下滑,前一段时间轰轰烈烈的家电价格战,就是家电厂商在家电促销政策到期后的一种促销。
他表示,到目前为止依然没有看到新的消费政策出台,政府应该更多地把精力放到提高老百姓收入上,而不是想如何更多地干预市场。当前国内主要是内需不振,刺激内需才是经济的出路。但目前改革困难重重,收入分配改革需尽快提上日程。
中国金属学会会长徐匡迪:我赞成宝钢这种布局的调整
吴溪淳:湛江钢铁项目从申请到批准长达6年 这在国际上成了一个大笑话
“不该上的项目乱上,该上的项目不上,现在钢铁项目国家审批制度已经形同虚设了。”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名誉会长吴溪淳,在9月1日由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承办的2012中国钢铁技术经济高端论坛上表示。他认为,审批制度并未发挥正面作用,反而使得钢铁结构布局更不合理。
目前,中国钢铁产能既面临着产能过剩问题,又存在布局结构不合理局面。北钢南运、进口铁矿南进北运或东进西运,使得钢铁行业物流成本畸高。
8月27日,宝钢股份宣布从宝钢集团手中接手湛江钢铁项目,拟前期投资400亿元。
“宝钢的湛江钢铁精品基地项目,从项目申请论证到批准正式开工竟然长达6年之久。这在国际上都成了一个大笑话”
吴溪淳说,6年之间,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国钢铁行业新增和扩建增加的炼钢能力3.52亿吨,宝钢湛江项目才批下来,国内钢铁行业形势变化已很大,布局更不合理,钢铁企业都已丧失了布局结构调整的时间。
“相对来说,宝钢的湛江项目审批下来已经有些晚了。”北京建龙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处处长刘明生对记者表示,他认为在目前钢铁行业产能过剩之下,湛江项目审批下来显得有些迟,也可能是决策者的谨慎态度。
“虽然宝钢建设湛江项目在钢铁产能过剩当下有很多争议,但我依旧赞成宝钢这种布局的调整。”中国金属学会会长徐匡迪告诉记者,首先,从物流成本看,从巴西、澳大利亚来的铁矿石运输时间将缩减2天,大大节约物流成本。其次,珠三角地区是家电和汽车生产基地,对钢材需求较大,目前依旧是从武钢股份、宝钢股份等地运输,“北钢南运”局面将改变,在湛江当地建设钢铁精品基地有地缘优势。
中国在2004年达到2.7亿吨钢铁产量时,产能过剩的论调充斥市场,政府部门通过“铁本事件”的典型处罚,建立了看似严格的钢铁项目国家审批制度,但地方乱上钢铁项目,从处理“铁本钢铁”之后,至今没有第二个被处罚的。“审批制度已经形同虚设了,只能管住一些央企,该上的沿海现代化钢铁精品基地项目没及时上,却上了很多地方钢铁项目。 ”吴溪淳表示。
吴溪淳认为,必须依靠深化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用土地法、环保法、税收法管理钢铁的建设和发展,取消名存实亡、形同虚设的行政审批立项制度,严格通过市场机制优胜劣汰,以此来解决中国钢铁行业的科学发展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