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突如其来的担保风暴,令多家银行对联保、互保贷款业务的兴趣大减。
经济导报记者了解到,近期南方频频出现钢贸企业被银行诉至法院事件,起源均是公司为其他贸易商进行了“联保”。
“钢贸企业比较集中,往往在向银行贷款时通过相互担保的方式满足授信条件。”
15日,在泰安经营钢材生意的某经贸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立峰在电话中向导报记者表示,“不过,一旦这个联保群体中有一家破产或者跑路,各担保方都要承担还款责任,被银行追责。”
在钢材市场冷清的大背景下,上述事件多发,也令银行对联保、互保贷款业务进行反思。一家股份制银行济南分行信贷部经理向导报记者表示,“风险发生后,如果多户联保,各商户对于还款金额、时间都会有争议,短期之内银行很难拿到钱,所以现在银行做此类业务积极性有所下降。”导报记者随后调查发现,部分银行确实对联保、互保贷款设立了重重障碍,使得企业难以通过此渠道贷款。
会消失,还是会改进,成为这个曾经为银行和企业带来诸多便利的业务“明星”所要面对的抉择。风险显现
“今年是钢贸商最困难的一年。”刘立峰对导报记者说,低迷的钢材行情令公司难以赚得利润,同时不断收紧的融资链也让企业颇为难受。据其介绍,此前他曾与多家银行沟通,寻求贷款,但是得到的多是拒绝。“不是要求拿房产抵押,就是要求找大企业担保。而且即使找到担保,银行也会非常谨慎,甚至会押后办理。”
山东泰山钢材大市场党委书记于维利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表示,泰山钢材大市场共从23家银行贷款174亿元,目前,已经有4家股份制银行有抽走贷款的打算,一些国有大型银行也出台了不利于钢材市场的政策。
上述银行信贷经理向导报记者表示,银行的担忧来自于近期频发的钢贸商跑路后遗症。“有钢贸企业跑路后,留下一堆债要为其担保的企业承担,但是这些企业本身也是钢贸企业,资金受困,很可能在追债的过程中又出现破产或跑路,有风险放大的趋势。”
这让银行不得不靠法律手段以保证资产安全。据悉,仅9月10日一天,上海市金山区法院就开庭审理了光大银行上海金山支行诉包括上海辰世实业有限公司、上海正韩钢铁贸易有限公司、上海轩展金属材料有限公司等在内的近20余家钢铁贸易企业的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而在随后的11日,又有民生银行上海分行同上海惠锦钢材(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永廉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就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以及保证合同纠纷进行调解。联保贷受考问
“银行联保业务的初始目的是想在保障风控的同时,增加业务量。”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王常龄对导报记者说。
据了解,联保贷款最早出现在10多年前,是当时中国农业银行支持农村经济发展针对农户推出的一种贷款方式。由于农户缺少抵押物,银行为了控制风险,要求农户在贷款时找一家农户或者几家农户为其担保,一旦出现还不上贷款的情况,就由其他农户承担还款连带责任。
由于业务便利,这一方式随后被当做商业银行的创新和经验广泛在各行业运用,钢贸企业逐渐占据主流。公开资料显示,钢贸行业从2000年开始采用联保互保的融资模式,到2009年这一融资模式达到顶峰。2011年,全国钢材贸易贷款1.89万亿元,同期全国贷款总额54万亿元,钢材贸易贷款在整个银行贷款中的比例高达3.5%。而随着今年6月以来钢材价格连续下跌以及银行放贷收紧,钢贸行业的贷款违约问题在近日集中爆发。
实际上,在联保贷款风险爆发后,银行也在反思。上述信贷经理向导报记者表示,联保贷款在一户出现风险后,几户担保方往往会推诿扯皮,不愿偿还担保份额,往往造成资金延迟,时间长了也会给银行造成损失。
王常龄表示,“由于是联保联贷,即A、B、C、D四家企业每家可以贷1000万元,不过背负的风险却是3000万。一个群体中,如果有两家倒掉,其余两家基本就完了。”银行积极性下降
导报记者发现,在风险骤发以及自身考量的背景下,部分银行如今对联保贷款的业务兴趣大幅下降。
14日,导报记者以家电销售代理商的身份电话联系招商银行济南分行、中信银行济南分行等多家银行信贷经理,除民生银行、华夏银行表示联保贷款业务可以申请外,其余银行均有诸多限制。如招商银行表示只有省级代理商与其签订商圈准入后,才能办理相关贷款,同时由于按照新规定,企业存货不能按照资产计算,贷款规模将受到较大限制。中信银行的信贷员则表示,几户联保的贷款不好控制风险,其只与银行商城旗下的商户有类似合作,目前该行对于小企业贷款仅支持房产抵押,如没抵押物难以放贷。
“农业银行、农信社在联保贷款方面应该会松一些,因为他们偏重三农产业,而这些企业都缺乏抵押物,其余银行做联保贷款的积极性都不高。”一家国有银行高新支行的人士向导报记者表示。
不过导报记者15日从济南维尔康肉类水产品批发市场走访了解到,目前企业贷款并未受限,互保、联保方式依然可以顺利贷款。
兴业银行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银行联保贷款业务需要调整以降低风险,如一组企业互保,每次只允许一户借款,还清之后才可下一户再借;或者互保企业的业务景气不相关或负相关。
王常龄认为,在调整贷款产品的同时,更应意识到金融对市场的支撑作用,如果采取逆周期的信贷管理模式和思维,而不是一味地为了控制眼下的风险而进一步紧缩贷款或者逼企业还债,可能会是解决这类问题一个比较好的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