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保利地产豪掷几十亿成就长沙、上海两大地王,但房地产商高涨的投资热情尚未传导至银行体系和货币当局。
权威人士透露,9月最后一周,国内银行体系信贷投放并未重现此前月末、季末惯常的突击现象,截至9月30日,工建中农四大行当月新增人民币贷款仅1660亿元,环比较上月少增500多亿,其中工行和建行维持了一贯500亿左右的新增贷款,但中行,尤其是农行新增贷款有明显下滑,“从26日到30日,新增贷款很少。”
知情人士透露,四大行信贷环比少增两成的主要原因是,中央银行在季末最后几日对各大行进行了窗口指导,多位人士还透露,“央行叫停了部分银行的票据贴现业务。”
央行此举的逻辑很明显,旨在限制各家银行月末和季末通过票据贴现来实现信贷冲刺,9月中下旬以来,货币市场一路上扬的银行票据直贴利率恰好部分侧面印证了上述消息。
“十八大前,无论是央行还是机构都不会有大的动作了。”10月10日,一家大型银行公司部负责人如是告诉记者,他预期,政府换届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在年底或明年初可能略有回升,“届时将在信贷结构上有所反映。”
“9月份新增贷款可能要低于此前预期的7000亿水准。”一券商银行业分析师分析。
四大行票据压缩700亿
多家银行人士反映,央行希望各家银行能够严守额度控制的底线,按照3:3:2:2的季度投放节奏发放贷款,这是央行叫停部分银行票据贴现的关键原因,各家银行最后几日也不得大幅压缩票据贴现。
数据显示,9月末工建中农四大行票据贴现下降700多亿,而9月26日这一数据尚为负增长100多亿,这意味着四大行9月份剔除贴现后,一般性贷款新增在2400亿元左右,与此前大体一致.
央行三季末出手窗口指导压制票据贴现的做法,使得银行体系季末信贷冲刺的动能大降,存款或许也会受到部分冲击。
数据显示,受季末存款回流影响,截至9月底,四大行存款余额(含同业存款)增长1.2万亿。不过,受票据贴现压缩影响,股份行的存款增长并不乐观。
据上述大行人士分析,目前银行月末季末存款冲刺,无外乎如下手段:除依靠发行理财产品带来的时间差沉淀短暂而巨量的储蓄存款外,月末冲刺票据贴现则被视为存款派生的重要手段。
从信贷结构看,今年二季度来,房屋销量在经历了8个多月的同比负增长后,开始触底反弹至正增长,这带动了个人房贷的快速增长。上述知情人士透露,四大行新增贷款中,仍以个人贷款为主,公司贷款虽有所恢复,但估计中长期贷款依然疲弱。
10月9日,渣打银行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王志浩最新报告以“令人惊诧的回暖”来形容当前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他认为,不同于广泛预期的大量空置房可能需要几年时间去消化的情况,很多大城市库存水平开始下降。“大型开发商已经开始拿地。银行开发贷款状况持续好转。”
房地产市场的好转,也让一些中小银行不得不改变此前对房地产贷款避而远之的态度:一家股份行的内部会议为是否应该加大房地产开发贷款的比重发生争执,而另一股份行下半年一口气新增了近百亿的开发贷额度,此前几个季度,该行开发贷比重和余额持续双降。
“房地产贷款收益率现在综合下来超过10%了,为什么不做?况且市场在回暖。”一位股份行支行行长如是说。
万亿投资尚未奏效
与四大行信贷疲软相呼应的,还有包括国开行在内的政策性银行、受存贷比制约的股份行。
消息人士透露,截至9月30日,国开行单月新增贷款不超过400亿元,略高于上月200亿的新增信贷,“但三季度的月均投放低于此前平均的550亿-600亿。”
前9个月,国开行新增贷款投放在5100亿元左右,体量甚至超过中行,但在发改委万亿投资项目纷纷曝光的3季度,国开行反而慢下脚步。借用开行一位人士的话说,“我们信贷投放一直比较均衡。”
据本报记者统计,截至8月底,国家发改委2012年公布的审批项目显示,今年至少有26个地方城市地铁项目和轨道交通项目通过审批,投资规模超过7007亿元,这些已公开披露的项目,当地政府拟出资额总计超过2751亿元,占总投资规模不足40%,剩下60%的资金需要银行体系尤其是大型银行的慷慨解囊。
不过,2012年商业银行持续“短多长少”的信贷投放结构,尚难反映出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即便是地方性金融机构的信贷投放能力也受到很大制约。
8月份,地方性金融机构(城商行、农商行和农信社等)新增贷款约3000亿元,市场份额超过40%,高于一般30%-35%的水平,不过持续能力受到质疑。
一位广东当地金融机构人士向记者坦言,由于上一轮四万亿刺激计划,相当部分政府投资是通过地方金融机构融资的,导致不少城商行正在接近银监会对单一授信主体融资比例不得超过10%上限的规定,“信贷投放空间不大。”
股份行的情况更不乐观,一家股份行透露,该行9月新增贷款几乎很少,“主要是投放额度超出了进度安排。”
相较于间接融资的疲软态势,债券融资则呈现火爆态势。
据中金公司统计,截至9月30日,非金融企业债券(包括企业债、公司债、中票和短融)净增量达2717亿,为2011年以来单月最高量。从结构上看,中票仍是增长主力,净新增1535亿,占全部非金融企业债券净增量的57%,显示中长期债券对基建项目的支持力度在逐步加大。
“债市监管机构近期在密集开会,估计会有新政策出台。”一家大行投行部人士向记者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