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经“锰三角”的清水江从“酱油河”又变成了一江碧水,满目疮痍的矿山森林覆盖率恢复到41%,优美的边城景色吸引了八方来客……记者日前在“锰三角”核心区湖南花垣县看到,由于近年来严厉整治滥采滥挖乱象,整合矿山资源,当地再现青山碧水,并且探索出一条资源枯竭和环境恶劣地区有序发展、中西部矿区综合治理的新路。
——“标”“本”双管齐下彻底根治矿业乱象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有色金属蕴藏量丰富,锰矿藏探明储量3100万吨;铅锌矿远景资源量达1000万吨,素有“东方锰都”美称,并与相邻的重庆秀山县、贵州松桃县构成了“锰三角”,矿产极其丰富,但污染极端严重。
上世纪70年代以来,在“国有民采,有水快流”大背景下发展起来的花垣矿业,长期进行掠夺式开采,造成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突出问题。2009年花垣锰矿理论保有量仅剩下800万吨,如果按照每年300万吨的开采规模,两年多就将陷入无矿可采的境地。原本清澈见底的清水江变得乌黑发臭,当地老百姓不得不到外地去买水喝,或者用纱布过滤河水后再饮用。采空的矿区,地下水系被破坏,倘若半个月不下雨,小河小溪就断流了,县政府就要组织消防车送水。无论是生产、生活,还是生态环境,花垣县都到了濒临崩溃的边缘。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2010年以前,花垣县开展的小规模矿业整治从未间断,但每次整治过后,很快出现反弹,矿山整治陷入了“整治-反弹-再整治-再反弹”的怪圈。花垣县委书记彭益说,2010年花垣县遭遇的安全生产事故接二连三,尾矿库漫坝、矿硐透水和坍塌,非煤矿山的所有事故类型几乎都发生了,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工作被湖南省“一票否决”。痛定思痛。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花垣县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要求县域内所有矿山企业全面停产整治整合。
湘西州委书记何泽中介绍,整治,就是对违法或严重达不到生产要求的企业取缔关闭;整合,就是大企业控股、兼并、收购拥有合法开采权的小型企业,实现规模开采、安全生产。整治整合就是要从“标”和“本”上双管齐下,彻底根治矿业乱象,做大做强矿业经济。
两年多来,花垣县按照“抓整治、推整合、保产业、促发展”的思路,通过细致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全县锰、铅锌矿硐由1227个减少到200个左右,锰矿山已由31个采矿权证整合为5个,其中4个区域已全面完成整治整合,证照齐全,实现合法生产;铅锌矿山36个采区已完成整合,正抓紧整改施工,其中5个采区已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实现合法生产。同时,锰锌加工行业战略性整合重组取得重大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