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的十八大“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号角声中,11月30日,湘潭锰矿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示范工程正式开工。曾经的“中国锰都”走过辉煌与阵痛,开始了“绿色”转型、“两型”突围。
湘潭锰矿素有“世界锰都”的美誉,曾是我国锰原料的重要生产基地。整个矿山始采于1913年,2005年闭坑破产,开采已有近百年历史,曾为中国工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为支持锰矿资源开采,当地群众倾注了几代人的心血和热情,也作出了巨大的牺牲。矿山开采导致矿区出现塌陷、滑坡,废渣堆、尾砂库、露采场压占土地,耕地、林地被破坏,水资源遭到污染……众多地质环境问题严重威胁当地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严重制约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百年老矿的地质环境亟需恢复治理!
满目疮痍的美丽家园亟需恢复重建!
在当地群众的期盼中,湘潭市委书记陈三新来了,市委副书记、市长胡伟林来了,国土资源综合治理的专家来了,国、省财政部门、国土资源部门的领导来了……在国省市三方的共同努力下,今年4月1日,湘潭锰矿被列入了国家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示范工程项目,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出资进行矿山环境综合治理。
紧接着,湘潭市迅速成立了示范工程领导小组,组织编制了《湘潭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实施方案(大纲)》和《湘潭锰矿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示范工程具体实施方案》,制定了项目管理和资金管理办法,及时开展了项目设计和招投标工作。
湘锰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示范工程项目区范围13.5平方公里,治理面积10.82平方公里,通过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治理,可有效增加治理区内的林地、耕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其中,增加耕地、林地及有效建设用地占治理范围的80.75%。
“示范工程项目的实施,可有效保护项目区内8万余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可为鹤岭工业园建设提供6765亩建设用地。”雨湖区鹤岭镇负责人说,这有利于矿区居民的安居乐业,有利于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通过对矿区实施治理,不考虑地质灾害治理避免的损失,仅新增林地、耕地、建设用地就能创造18亿元以上的收益。”市国土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计算,通过综合治理,可增加林地面积2340亩,按亩收益5万元的标准计算,一年可收益1.17亿元;增加耕地2340亩,按每亩年收益1500元的标准计算,一年可收益350万元;增加高质量建设用地6765亩,按每亩25万元的标准计算,可增收16.9亿元以上。
此外,生态环境改善和建设用地带来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其潜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无可估量。
按照3年实施计划,2012年治理区重点选择在鹤岭镇青山和胜利村。这里属于露采区和塌陷影响区,也是鹤岭“两型”产业园核心开发区和矿山公园核心景区。主要治理范围约1.5平方公里,包括露采区建设用地平整工程、露采区植被恢复工程、地质公园主景区连接道路工程等,还将对受采矿活动影响的白鹤路1.5公里段进行改扩建。
目前,青山露采区的植被已恢复了部分。人们翘首企盼,一个生机勃勃的“绿色矿区”、“平安矿区”、“和谐矿区”的再建,一个天蓝、山绿、水清、人和的美丽家园的再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