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中西和东北地区生产总值占GDP比重变化
涵盖五省三十市和三个县(区)中原经济区规划发布
十八大刚刚闭幕,国务院日前批复《中原经济区规划》。这是继国家出台指导意见后,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又一重大举措。河南省委省政府近年来探索提出的“两不三新”发展路子也上升为中原经济区规划指导思想的重要内容,即: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路子。
中原经济区是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的重点开发区域为基础、中原城市群为支撑、涵盖河南全省、延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区域,地理位置重要,粮食优势突出,市场潜力巨大,文化底蕴深厚,在全国改革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规划明确了中原经济区的具体范围,规划范围包括河南省全境,河北省邢台市、邯郸市,山西省长治市、晋城市、运城市,安徽省宿州市、淮北市、阜阳市、亳州市、蚌埠市和淮南市凤台县、潘集区,山东省聊城市、菏泽市和泰安市东平县,区域面积28.9万平方公里,2011年末总人口1.79亿,地区生产总值4.2万亿元。进一步明确了中原经济区的五大战略定位: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全国“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区、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板块、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支点和重要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
规划还就经济发展、结构调整、资源环境、民生改善等主要指标提出了中原经济区的发展目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到2015年增加到38000元,2020年要增加到60000元;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2015年要比2010年下降16%,2020年要比2010年下降30%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到2020年达到38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到2020年达到16000元。
规划提出,到2015年,中原经济区初步形成发展活力彰显、崛起态势强劲的经济区域。到2020年,建设成为城乡经济繁荣、人民生活富裕、生态环境优良、社会和谐文明,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经济区。粮食生产优势地位更加稳固,工业化、城镇化达到或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实现更高水平的“三化”协调发展。(详细报道见第十版)
西高东低:中西部抬升经济洼地
本报北京12月2日电 (记者熊建)国家发改委正式发布《中原经济区规划》,这是继国家出台指导意见后,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又一重大举措;11月29日,第八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暨经贸洽谈会在海口开幕,作为十八大胜利召开后的第一个大型区域经贸交流活动,吸引了国内外近万名政商人士参与;11月26日下午,苏浙沪两省一市20多位城市的市(区)长,在江苏无锡签署了《长三角市(区)长无锡宣言》,这是长三角地区在现代服务业领域推进一体化进程的首份合作宣言;此前,环渤海16个城市则签署了区域旅游发展合作协议。
在东部地区深化区域合作的同时,中西部地区也发挥比较优势,加快发展步伐。前10月,东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8.2%,中部地区增长26%,西部地区增长24.2%,继续呈现“西高东低”特点。种种趋势表明,中国经济版图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区域协调发展模式逐步形成,经济内生动力进一步增强。
地处东部地区的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地区对内地经济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带动和辐射作用。近年来,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东部沿海地区由于经济外向度高,经济增速整体放缓,各地纷纷调整经济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而受益于产业转移、政策倾斜等因素,中西部地区在全国发展格局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为稳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
10年来,国家出台的区域规划和相关政策文件超过70个,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目前,东部地区投资占全国投资的比重出现回落,由2002年的51.9%回落至2011年的41.9%。而2011年中部、西部地区投资占全国的比重则分别比2002年提高5.5、3.2个百分点。
与之相应的是,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活力大增。2004年至2011年间,中部和西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都达到16%以上,均高于东部。从经济总体看,2011年,中、西部地区的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20.1%、19.2%,分别比2002年提高1.3、2.0个百分点。西、中、东的增速排序,显示我国经济增长的“雁阵模型”逐步形成,这为中国经济持续较快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