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2012年前三季度我国单位工业能耗下降7.91%,但对于工业中消耗资源能源和产生污染排放的重点行业钢铁而言,前三季度节能指标的完成却不尽如人意。 近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冶金工业规划院院长李新创在“2012中国节能与低碳发展论坛”上表示,与2011年相比,吨钢综合能耗总体呈上升趋势,节能指标完成难度日益增大。
指标完成难度大
此前,《工业节能“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钢铁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要比2010年下降18%,到2015年,吨钢综合能耗要从2010年的605kgce下降4.1%至580kgce。
公开数据显示,2010年与2005年相比,吨钢综合能耗下降12.8%,年均下降2.6%;2011年与2010年相比,吨钢能耗仅下降0.5%;从2012年每月指标来看,吨钢能耗指标起伏不定,总体呈上升趋势。
“今年吨钢能耗指标的上升与生产状况有关,生产状况变差,指标的完成难度也变大。” 李新创在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说,“企业的效益不好,就会购买劣质低价矿石来降低生产成本,而低品位矿会带来炼铁能耗升高、污染物排放增加等问题。”
据了解,今年1-9月份,我国粗钢产量为54234万吨,同比增长1.7%,较去年增速大幅下降8.2个百分点,已低于2008年粗钢产量同比增速的水平。从月度粗钢日产水平来看,8月和9月份较前期明显下降,和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根据钢协的统计数据,今年1-8月份,纳入统计的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累计销售收入23686.09亿元,比去年同期下滑6.21%,利税431.22亿元,比去年同期下滑66.8%,利润总额-31.84亿元,同比下滑104.22%。值得注意的是,其中,8月当月钢铁行业数据“触目惊心”,当月销售收入2794.5亿元,利税0.95亿元,利润收入-41.96亿元,盈利状况下滑至年度最低点。
循环利用是难点 据初步估算,钢铁工业能耗约占工业总能耗的23%,占全国总能耗的16.1%,二氧化硫和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分别占工业总量的8%和16%左右。
“钢铁行业节能潜力较大,但作为产能过剩行业,其‘十二五’发展无疑要以转方式、调结构为根本,政府也提出了淘汰落后、兼并重组、技术改造相结合的思路。”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长王青海说。
然而,除了调结构和技改之外,最让钢铁行业人士头疼的莫过于资源循环利用,包括烧结余热利用、高炉渣显热回收利用,转炉余热的利用等等。
在钢协发展与科技环保部副主任黄导看来,钢铁工业在余热余能等二次能源回收方面“存在着先天不足,须进一步研究相关技术的适用性,提高其应用水平”。
据钢协披露,目前二次能源回收利用技术的节能效果和普及率有待提高,蒸汽回收利用效率不高,煤气回收利用潜力仍待继续挖掘。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也告诉本报记者,目前钢铁企业利用二次能源发电项目并网审批仍然困难,有的企业甚至被拒绝上网。
对此,李新创建议将中低温余热资源利用作为“十二五”节能的主战场之一,并推进行业间联合,以提高二次能源利用效率。“比如有条件的钢厂可与供热企业联合,将低温余热资源用于周边城市居民的供热取暖;与钢企周边的电厂合作,发展共同火力发电等。”李新创说。
期待合理发展环境
据了解,“十一五”期间,我国钢铁产能增加了约3亿吨,其中仅有1/3左右的新增产能通过了国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审批,其他产能实际都是在未规范履行国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手续的情况下建成。
而一位钢铁企业的员工也告诉本报记者,因为环保设施成本与耗电量较高,很多企业的环保设施只是应付检查的工具,经常停开或者偷停,“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这样根本起不到节能减排的作用。”
“政府应该加强节能减排监管,并鼓励企业完善相关节能防污设施。”李新创表示,“钢铁企业一旦生产规模、工艺流程、结构和装备水平确定下来,再配备有完善节能和能源计量措施后,其吨钢综合能耗基本也就能确定了。”
李新创认为,目前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地方政府在考核钢铁企业能耗指标时,不顾及钢铁企业的工业特点、生产流程差别,全部一刀切。“例如,要求企业吨钢综合能耗要全部达到580kgce,但这对一些加工深度深、工序全的企业是非常不合理的。”
对此,李新创建议国家能够根据企业生产流程、装备规模、加工深度等制定一个合理能源消费强度的区间值,根据不同企业分别考核,为企业发展营造一个更加合理的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