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之数读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必须使经济增长与潜在增长率相协调,与生产要素的供给能力和资源环境的承受能力相适应。引导各方面把工作重心放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上,放到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 ——摘自《政府工作报告》
关于增幅 连续第二年设定7.5%
7.5%左右,这是继去年把经济增长目标八年来首次从8%降至7.5%之后,第二年设定为7.5%。2012年,我国经济增幅为7.8%,是13年来最低。
“经济增长目标其实是综合性目标,要综合考虑国内外经济环境新变化。中国经济已进入转型期,两位数高增长已告一段落,世界经济延续低迷态势,7.5%左右的目标是实事求是的。”长期研究中国宏观经济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刘树成认为。
发展依然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保持一定的、平稳的经济增速,对于扩大就业、改善民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都极为重要。
根据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十年GDP翻番要求年均增长7.2%。7.5%左右的年度经济增长目标其实打了一定的富余量。7.5%是全国的目标,欠发达地区可以适当高一些。
经济增长目标留余地
“定在7.5%有利于更好落实十八大提出的战略任务,同时为我们应对国际经济环境可能出现的各种不确定性,提供了比较充足的空间。”参与起草政府工作报告的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汪同三说。
汪同三认为,从国内条件来看,今年经济可以实现更高的增速,但可能受国际环境影响,产生一定的波动。美日欧等发达国家的量化宽松政策,为未来通胀埋下祸根,使得国内今年最大的挑战就是能不能在这种环境下,做好转方式、调结构。正如报告所言,今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定为7.5%左右是必要的、适宜的,实现这个目标需要付出艰苦努力。
“回顾过去30多年的发展,经常遇到的问题是怕太快、过热,特别是单纯追求速度,忽略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汪同三说,“把经济增长目标控制在留有余地的状态,是科学的、负责任的。”
关于内涵 首次提出潜在增长率
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到“潜在增长率”这一概念。潜在增长率衡量的是一个国家在所有生产要素在最优配置情况下能达到的最大增长率。这些要素包括人力资源、自然资源,也包括技术、管理、制度安排和经济政策。
让实际增速和潜在增长率一致,无疑是每个经济体的“梦想”。但经济增速高不一定意味着就“实现”了潜在增长率。有时一个国家短期内可以依靠财政和货币政策的过度扩张以及资源的透支,拉高经济增速,甚至远超潜在增长率,但这种局面往往导致付出巨大代价。
另一方面,如果实际增速长期落后于潜在增长率,显然意味着一个经济体的各种生产要素潜力没有被充分利用和释放,会对就业、经济社会稳定等带来一系列后果。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指出,当前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有所回落,7%到8%的增长区间已成为新常态,7.5%左右的目标与潜在增长率相协调。要尊重经济规律,再搞政策大幅刺激代价很大。放眼全球,7.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还是很高的。
7.5%要求增长无水分
分析人士认为,新提法意味着中国决策层将致力于在经济增长中提高各种资源的利用效率,以实现有质量、有效益的增长。经济增长目标也是预期性目标。7.5%左右传递出一种导向,经济增长必须是实实在在和没有水分的增长,是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增长,是环境友好、民生改善的增长。
“雾霾天气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要把更多精力放在结构调整和环境保护上,要让百姓得到更多实惠。”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王昌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