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乐山市遍地开花的多晶硅项目中,川投能源旗下的四川新光硅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新光硅业”)曾是国内最早一家投产千吨级多晶硅的企业,也曾是中国多晶硅市场的获利者。
短暂的繁荣之后,新光硅业自2011年冬季开始了漫长的“停产技改”,至今未能复产。为甩掉多晶硅“包袱”,在新光硅业停产两年之后,川投能源宣布计划联合通威集团对其进行重组。不过,此次重组不仅面临新光硅业巨额债务问题,后续的技改投入也将是“无底洞”。
新光硅业违约
新光硅业本应早已完成的技改,至今遥遥无期。
2011年11月,川投能源以巨资购买多晶硅资产——新光硅业停产技改,原计划技改为期半年,目前仍无进展。
成立于2000年10月的新光硅业,其1260吨/年多晶硅项目是国家发改委2001年批准建设的第一个高技术示范性产业化项目,概算总投资约12.9亿元。2007年2月投料试车取得一次性成功。
自2001年就为新光硅业做高级技术顾问的黎展荣已经两年多时间没上班了。他表示,在国内其他企业都是做几十吨时,新光硅业就做到了千吨级,这当时在国内也是最大的项目。
新光硅业自成立起隶属于四川省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后川投能源以近4.2亿的代价拿下新光硅业,其中支付现金3.71亿元,以江油燃煤12.605%股权作价支付4882.45万元。
收购完成的第一年,新光硅业的生产就已经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川投能源2008年业绩报告显示,公司参股的新光硅业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第四季度的产品销售价格大幅度下降,导致公司第四季度投资收益下降。不过,新光硅业在2008年仍实现净利润8.07亿元,为川投能源带来3.14亿元的收益。
进入2009年,新光硅业的盈利即已同比下降了89.67%,这也导致当年川投能源的净利润同比下降超过五成。接下来,新光硅业的经营情况仍无好转,仍在持续恶化,其净利润到2010年已经仅有173.88万元。2011年,新光硅业共生产多晶硅1126.80吨,销售收入4.2亿元,净亏损已达到3752.73万元;2012年亏损更是高达4.1亿元,亏损幅度仍在持续。
新光硅业自2011年停产后,现金流匮乏,主要依靠川投能源委托贷款维持生存。川投能源分别于2012年12月、2013年2月和2013年6月向新光硅业发放4000万元、2500万元和2500万元贷款。其中,川投能源在去年2月份向新光硅业提供的委托贷款已经逾期。
去年2月5日,川投能源曾委托交通银行四川省分行向新光硅业公司提供2500万元委托贷款,期限一年。为确保债权人利益,该委托贷款以新光硅业公司“高新区新购土地”、“渣场土地”及“公寓楼14套房产”等进行抵押担保。今年2月4日,该贷款按约到期,由于新光硅业公司已无支付偿还能力,因此目前该笔贷款本金及自2013年12月31日后产生的利息均已逾期。
川投能源表示,公司将争取抵押物变现的最大化。
寄望重组
川投能源一直将新光硅业的停产技改归于“受世界经济增速减缓、欧债危机不断深化和扩大、欧洲发达国家进一步削减光伏发电补贴、银行限贷、市场萎缩等多重因素影响,致使新光硅业技改停滞。”
在黎展荣看来,由于2008年前后的几年多晶硅价格暴涨,受此刺激国内多晶硅产业发展非常快,但相比之下,乐山的多晶硅生产企业比较分散,投入持续性也差一些,加上乐山电价比较高,已然没有竞争优势,因此乐山的多晶硅企业就被其他企业超过了。
对经营处于停产状态的新光硅业来说,其资金也严重短缺,已不能维持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作为大股东的川投能源也一再向其“输血”。
截至今年3月8日,川投能源已经累计向新光硅业提供了3.4亿元委托贷款,到期贷款总计6500万元,其中2013年12月归还4000万元,逾期贷款金额为2500万元。到2013年末,新光硅业的资产总额为6.23亿元,负债总额6.34亿元,已经资不抵债。
为改变目前的形势,川投能源计划引进通威集团对新光硅业进行重组。去年11月6日,公司控股股东川投集团与通威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通威集团将对川投能源持有38.9%股权的新光硅业进行重组。这意味着停产技改两年多、一直亏损的新光硅业重组问题终于破题。
分析师表示,乐山的多晶硅企业都说要进行重组,由于技改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但这些企业原本就已经处于亏损状态,国企领导层为了业绩也会有一些顾虑,因此自身已基本没有再大手笔投资的可能性了,只能寄希望于外部力量。
川投能源官网消息也显示,今年1月7日,川投能源总经理赵德胜率队与乐山市政府洽谈新光硅业重组事宜,其中新光硅业总经理陈长江、川投能源副总经理谢洪先、通威集团常务副总裁禚玉娇也参与会谈。
“多晶硅属于高技术门槛、高投资的行业,即便是进行技改,也没有那么容易脱离亏损状态,毕竟技术有限,而且设备也要更新。在耗能方面,如果企业做到2000~3000吨以上,能够做到循环使用的话,不仅可以增加规模效应,高耗能问题也是可以改善的。”班文文介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