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监会于4月18日下发的一份《关于开展进口铁矿石贸易融资情况快速调研的通知》(下称“通知”)在近日内流出,引起了轩然大波。银监会下达的这份通知,旨在全面掌握进口铁矿石贸易融资情况,防范相关风险。
事实上,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融资矿风险已经引起业内高度关注。在《华夏时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铁矿石港口库存往年正常为7000万吨,而目前一些港口库存高达1.1亿吨,超出的4000万吨和贸易融资存在一定关联。
随后有消息称,“五一”之后铁矿石贸易信用证保证金比例或将大幅提高到50%以上,一时间铁矿石价格承压、贸易商资金链断裂的预测满天飞,铁矿石期货主力合约一度大跌4.52%。
4月29日,银监会在其一季度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会上提及,商业与金融机构需加强风险管理时梳理分析进口商品贸易融资基本情况,推动商品贸易融资健康发展。
与被称为“中国雷曼兄弟”的融资铜相比,融资矿是否也隐藏巨大风险?
“在岸+离岸”融资链条
记者根据“我的钢铁网”数据统计,截至4月25日,41个港口库存总量为1.13亿吨。其中包括《通知》提及的14个区域分别为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广西、大连、宁波、厦门、青岛和深圳,都是沿海港口地区。同时,截至4月25日,进口矿港口库存总量仍保持在11263万吨的高位,比前一周上涨了205万吨。居高不下的铁矿石库存现象持续。
同时根据海关总署的统计,2013年,全球一半的铁矿石出口到中国,进口量达到8.19亿吨,总价值高达6384亿元,在大宗商品中进口总值规模仅次于原油。
但相互矛盾的是,根据中国钢铁协会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粗钢的产量环比下滑了约2%,钢材价格指数也已经跌至2009年5月以来的最低点。此时,进口与产出互为矛盾。
“这是典型的融资矿。”一位长期从事贸易融资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与铜一样,铁矿石融资一样借道银行信用证。
所谓信用证,就是买方企业可以先不交付给卖方企业货款,而是买方拿双方签订的买卖合同,去银行(进口方银行,也称开证行)缴纳一定比例保证金之后,申请开出信用证,由开证行先垫付货款,直到信用证承兑日到期,买方企业再将货款支付给开证行。
一位长期从事此类交易的贸易商魏刚(化名),给记者解释了整个操作流程。第一步,国内贸易商A与离岸公司B签订进口合同,随后在岸A在国内银行开立信用证,以离岸B公司为受益人。
根据本报记者了解,在实际操作中,银行的信用证承兑日可以分两种:90天和180天。而银行根据企业不同的信用,会在开立信用证时,让企业缴纳一定比例的信用证保证金。一般信誉好的企业,保证金比例大约在15%-20%。
第二步,离岸B公司利用自己为受益人的信用证,在离岸银行抵押开出背对信用证,受益人为铁矿石第三方供应商。随后铁矿石供应商在审核完信用证子证后,按规定发货,开出汇票,并在信用证有效期内要求离岸银行垫付货款。
“但值得注意的是,企业利用远期信用证可以购买出口方现货,或者是正在运输途中的准现货。”魏刚告诉记者,然后通常进行两种操作:一是在拿货后迅速脱手套现,这样有两个多月的时间窗口使用这笔资金;二是B公司取得信用证后在境外直接贴现,以相对低的成本融入外币或人民币(6.2590,0.0000,0.00%)资金转回境内。
至此,“融资矿”链条完成。在这个链条中,以1亿元人民币的信用证为例,扣除2%左右的利率和财务费用,企业可以获得9800万元的净现金流,而这部分已变现的资金将在90天后,偿还给银行之前为其垫付的货款,但在此期间,企业的这部分货款就相当于一个短期贷款,利息成本在3%,远远低于国内8%的水平。
如此腾挪一圈,企业的融资成本比银行借贷低5%。正是这些利益,为企业利用信用证融资提供了方便之门。“干吗不用信用证?即使企业有钱周转也要用啊,这相当于低成本的间接融资。”一位长期从事国际贸易的人士如是表示。
但问题是,究竟有多少铁矿石,在做“融资矿”?“目前1亿吨的港口铁矿石库存大约30%-40%是铁矿石融资进口。”在记者采访过程中,一位华东地区长期从事铁矿石贸易的贸易主告诉记者,途径主要是钢厂和贸易商通过开立信用证进口远期铁矿石需求,然后从银行获得融资。
银行收紧信用证融资
事实上,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这种情况变得愈发普遍。一方面银行对国际贸易的授信额度态度较开放,门槛也较低,另一方面在融资铜备受打压的背景下,铁矿石正代替铜成为新的融资工具,融资属性不断增强。
“以10万吨进口铁矿石计算,企业可以获得90天左右,低于银行借贷利率5%的短期融资现金,面对这样的利益,谁不心动?”上述贸易主告诉记者,但真正有多少规模,他摇摇头说,“谁也说不清楚。”
事实上,“融资矿”问题,很容易让人感觉是下一个“融资铜”。但在本报记者采访看来,和之前被高盛称为中国“雷曼时刻”的融资铜相比,风险已被放大。铁矿石融资大部分背靠真实贸易背景,并不存在“多家贸易公司把同一笔货物仓单重复质押,并获得多家银行融资”的模式。
“在实际操作中,贸易主第一步要先把货卖掉,实现成交,才能拿到现金。然后才能利用信用证的时间差进行短期融资套利。”上述贸易主告诉记者,现在设想,如果一旦矿市持续低迷,“融资矿”问题暴露,后果无非两个:一个是矿商低价抛售;一个是把铁矿石抵押给银行。
即便如此,这对银行来说,仍不是一道易跨的门槛。根据本报记者了解,早在银监会4月30日发布通知之前,一些银行就对存量信用证进行摸底。
“其实年初监管部门就进行了窗口指导,要求各银行自查贸易融资,摸底信用证规模。”一家国有大行华北地区分行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开始,总行的要求是,各级行自查进口铁矿石贸易融资的基本情况、风险情况、是否存在虚假贸易套利情况、已采取的风险防范措施、下一步拟开展的工作、相关政策建议等。
而对新增量,各家银行纷纷收紧信用证融资,提高银行开立信用证时需缴纳的保证金比例。本报记者从一家股份制银行获得的内部下发的文件中了解,对于新增信用证业务,按照审核标准划分企业信誉类别,并对其进口贸易公司的资质确立更加严格的审批过程。这其中银行的原则是,对于信用风险较大的中小公司来说,在向银行开立信用证时必须缴全额保证金。信用风险较小、信誉较好的企业,保证金从之前的20%提高到30%。并且铜价跌到银行承受下限,企业将被要求追加保证金。
“由于大宗商品受宏观经济周期影响比较大,一旦铁矿石价格波动,存货价值存在下跌风险,和融资铜相比,虽然铁矿石的融资杠杆比较低,但由于铁矿石在二级市场的流动性较差,对银行压力测试仍然会产生一定的风险。铁矿石虽然单价低,但是整个市场的贸易规模仅次于原油,对整个银行体系的坏账风险不可忽视。”亚洲开发银行风控专家诸蜀宁曾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