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上午9时,东方钛业钛白粉包装车间,机械手“抓”起一袋袋钛白粉,整齐码放;10时,攀西农产品交易中心里,不时有装满蔬菜的货车驶出;11时,迷阳湖大桥施工现场,机械声隆隆……
5月的米易风生水起,工业、农业、服务业发展以及重点项目建设热火朝天,一幅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的蓝图正在米易大地上徐徐铺展。
打造经济升级版
“力争到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和城区建成规模较2012年翻一番,实现“四个倍增”。”这是米易在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中制定的目标。
围绕这一目标,米易县以高起点定位引领高水平发展、以高标准规划引领高质量建设,完善了以全面小康规划为统领、以产业规划为支撑、以城镇规划为载体、以新村规划为延伸、以康养规划为突破、以民生规划为根本的发展规划体系,充分挖掘经济增长潜力,全面激发市场活力,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2013年,地区生产总值进入百亿元方阵,地方财政收入突破十亿元大关,农民人均纯收入迈上万元台阶。
在工业经济发展上,米易紧紧抓住攀西试验区建设这一重大历史机遇,以延伸产业链为抓手,突出产业转型升级。目前,已初步形成从钛精矿到偏钛酸到钛白粉到脱硝催化剂载体二氧化钛到SCR脱硝催化剂的产业链,从铁精矿到球团到铁粉到耐磨铸锻件的产业链,从硫酸亚铁、钒渣、磷酸铁等二次资源到五氧化二钒到储能材料到高性能储能电池的产业链,以及硫、磷、钛及稀贵金属提取循环经济产业链;初步形成以钒钛磁铁矿采选加工、钒钛及稀有金属加工、建筑建材、能源、农产品深加工为支撑的五大支柱产业体系。
2013年,米易完成工业总产值168.3亿元,同比增长27.2%;今年一季度,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8.27亿元,同比增长17.9%。在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工业市场持续低迷的大背景下,米易实现了“逆风疾奔”,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3%。
在农业发展上,米易突出特色,狠抓农业产业基地化,目前已建成稻菜轮作示范区8万亩、特色林果基地30万亩,基本形成河谷区早春蔬菜、中山区特色水果、高山区现代林业三大产业带。同时,加快农业设施标准化、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农综开发现代产业园和省级现代农业(林业)县等重大项目建设,三年来累计投入10亿余元,建成了5.2万亩高标准农田,4.7万亩标准设施大棚和7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培育出省级龙头企业5户,申报认证“三品一标”特色农产品37个,并在今年4月开始实施“阳光米易”农产品直销成都,建立“菜宅送”直销门店16个。建成新农村聚居点42个,其中,普威、芭蕉箐等6个旅游新村今年一季度实现康养旅游收入4640万元。
建设山水园林城
围绕新型城镇化要求,米易县明确了“花园县城、公园城市、康养基地”定位,加快建设城在山中、水在城中、行在绿中、居在园中的山水园林县城。目前,建成区10平方公里,承载人口达10万。
此外,米易县统筹实施产业新村、民族新村、旅游新村项目,基本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重点镇为节点、新农村聚居点为辐射的城镇发展格局;构筑起了以阳光、运动、休闲、度假、康养为主题的城镇业态支撑。米易时光度假区、亲水主题核心区、康体疗养休闲区等一批产城相融项目加速推进,引进建设了川煤疗养中心、成都中医大“治未病”中心,创建中华养生论坛、皮划艇冠军赛、三花节、龙舟赛、舞龙舞狮大赛等康养旅游活动品牌。米易县先后被授予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卫生县城、全国文明县城等荣誉称号,知名度和美誉度得到明显提升。
构筑民生保障网络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征程中,米易县围绕“民生优先、共同富裕、全面小康”目标,把民生改善和扶贫攻坚摆在突出位置。一方面,通过发展从整体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10178元、22627元,较“十一五”末分别增加3751元、7411元;另一方面,持续加大民生投入,构建基本民生保障网,三年来全社会累计投入62亿余元,实施民生项目448项。
为推进边远民族地区跨越发展,米易县实施“贫困村脱贫”和“富裕村打造”计划,抓好省级大中型水库移民解困试点等重大扶贫项目。目前,米易县正加快实施安居工程,拟建彝家新寨、傈僳风情、清真新貌等一批传承民俗文化的新村项目。在解决边远民族地区出行难上,全力推进“畅通工程”,2014年计划全面实现“村村通”水泥路目标;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计划创建国家级生态镇3个、省级生态镇7个、省级生态村45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