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资费查询 加入会员 入网流程
站内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亿览网 >> 铁合金 >> 电解锰 >> 行业新闻 >> 正文
秀山县锰产业整治和转型之路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8-27 11:06:23
关键字:锰
亿览网讯:

   生态保护发展的要求,促使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的产业发展走向大变革:产业开始大转型,发展方式实现大转变。

  在这场变革中,秀山抓住机遇,迅速推进工业由以矿产资源为主向围绕生态农产品的深加工转型,利用区位等优势,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从不计环境成本的粗放式发展方式向环境保护为先的新型工业化转变。

  在这场变革中,秀山不迟疑、不观望,以壮士断腕的气魄,快速推进,抢占先机。

  “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的功能定位,为秀山带来的是生态与产业融合发展的大机遇。”秀山县委书记代小红说,因而,秀山的产业转型是必然的,发展方式的转变是必须的。

  在这场大变革中,秀山的产业是如何转型、发展方式是如何转变的?

  1、抢先机全面推动产业大转型

  过去,秀山工业园区引进的企业规模都不大,产值也不高。

  “在抢占先机,推动产业大转型中,秀山首先得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让有限的工业载体在围绕秀山的生态产业发展、突出区位优势上发挥更大的作用。”秀山县委书记代小红说。

  工业转“轻”——围绕生态农产品和农业搞好精深加工

  在工业转型中,秀山转向了围绕县内及武陵山区丰富的生态农产品资源,以农产品精深加工为主的绿色工业发展之路。

  在围绕农产品资源发展工业中,秀山突出发展食品、药品加工、现代农业装备生产、消费电子和附加值高、无污染的轻工业。

  在依托秀山的农业特色资源发展精深加工工业中,秀山重点发展以金银花、土鸡、油茶等为重点的食品药品加工产业。目前,工业园区内已引进秀山红星中药材有限公司、重庆万物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重庆奇秀食品有限公司、重庆梅香园食品有限公司、义乌全升金食品有限公司等一批食品药品加工企业。

  在加工制造业上,秀山立足武陵山特点,围绕为农业服务,在工业园区内布局启动了山地农机产业园,引进企业,打造山地农机产业集群。秀山的规划是,到2017年,山地农机产业要达到100亿级的生产能力,本地零部件配套率要超60%,形成“整机+配套”的产业集群,并建成1个50万台套,集小型农用机械研发、制造和展示于一体的山地农机产业观光园。

  在以“轻”为主的加工工业中,秀山还依托引进的全国500强企业扬子集团旗下的扬子门业,打造门业、热能设施西部生产基地,建防盗门、防火门的产业集群。

  秀山工业园区已经建成20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因而,园区围绕已建成的标准厂房,规划发展“楼宇工业”,吸引一批规模小、无污染、科技含量高的企业入驻。

  商贸转“流”——形成武陵山区市场核心竞争力

  “商贸转‘流’,使秀山在武陵山区中的市场核心竞争力开始形成。”秀山县县长王杰说,“这是秀山产业转型的成功之处。”

  秀山(武陵)现代物流园区是重庆市率先挂牌的市级重点物流园区,也是少数民族地区首个“中国物流实验基地”、全国首个“中国应急物流实践基地”。

  在产业转型中,秀山抓住地处武陵山区腹地,是重庆、贵阳、长沙、武汉四大城市的几何中心的区位特点,突出渝怀铁路、包茂高速公路、国道319线和326线等在此交汇的交通优势,利用周边县市没有一级批发市场的机遇,抢占先机,启动建设现代物流园区。

  目前,秀山物流园区拥有渝怀铁路线上每年300万吨战略装卸点、集装箱中转站、年周转135万吨化工品铁路专线,武陵山区最大的一级批发市场、化工品园区、会议会展中心、电子商务服务平台等独具优势的物流功能,可满足大宗货物批量进出。

  “到2015年,物流园区可实现年货运量1000万吨、市场交易额200亿元。到2020年,实现年货运量1500万吨、市场交易额500亿元,建成辐射周边300公里范围内18个县(市)、800万人口的武陵山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物流园区负责人说。

  据介绍,到目前为止,园区通过加大开放,已引进23家开发企业、25个项目落户,协议引资达85亿元。一期3.5平方公里的项目招商工作全面完成,引进23家商贸企业、15家三方物流企业、12家咨询服务机构入驻园区,已有3989家商户入园经营。

  目前,物流园区内的副食品、福广建材、钢材、五金机电、家居建材、型材板材、3C等专业市场开门营业。入驻的商家品牌提质,从批零兼营向一级批发转变。

  同时,园区还组建起云智网商城,依托园区专业批发市场商品搭建组货平台,发展“线下展示、线上交易”的电子商务交易模式。利用中药材天地网“买卖通”电子交易平台,交易武陵山区中药材。通过创建“边城故事”、“武陵遗风”网商品牌,开发系列产品20余个,已有317家企业加入武陵山网商联盟。

  资源转“游”——新兴旅游产业得到快速发展

  今年上半年,秀山县共接待游客88万人次,同比增长36.4%,其中过夜游客34.2万人次,同比增长15.9%;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43亿元,同比增长25.17%。全县涉旅投资完成4.89亿元,新兴的旅游产业出现快速发展的趋势。

  代小红说,在实施五大功能区域发展中,县委、县政府结合有关政策和秀山旅游资源实际,出台了《关于加快全县旅游业发展的意见》,把旅游产业作为一项加快发展的新兴产业重点发展,集中打造“一环四射”旅游精品线路。

  目前,秀山已编制完成了《全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川河盖景区旅游总体规划》、《酉水河景区旅游总体规划》、《清溪龙凤花海旅游总体策划》和《黑洞河漂流修建性详规》等规划。

  在加快旅游业发展中,秀山的旅游基础设施已有了较大的改善。目前,县内已拥有各类酒店200余家,接待床位6000余张;全县已建成乡村旅游景点30余个、乡村旅游接待户257家,床位1792张。

  2、转方式促进生态产业可持续发展

  以壮士断腕的气魄,整治锰产业污染。这是秀山在转变发展方式上出的“重拳”。

  秀山锰矿石储量近8000万吨,在“发锰财,猛发财”中,秀山的电解锰企业由最初的1家发展到18家,锰矿开采量由2000年的不足20万吨提升到200万吨,电解金属锰产能从2000年的3000吨提升到24万吨,锰产业年产值超50亿元,直接提供就业岗位1万人以上,带动的配套产业就业人员近2万人。

  然而,在“猛发财”的背后,带来的是环境的污染、全县生态的破坏。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方式,是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

  为此,转变发展方式的变革摆在了秀山人面前。

  “三不要”倒逼锰产业整治

  “黑色的GDP、带血的GDP和有毒的GDP,坚决不要。”2011年,代小红在整治锰产业的会上提出,这“三不要”政策,就是“逼”起转变发展方式的动力。

  2011年5月,秀山县委、县政府决定,在一个月内,关停全县的138家涉锰企业,并在两年内完成整治,其中包括18家电解锰企业、37家矿山企业、83家锰粉加工厂。

  138家涉锰企业关闭整治后,县里虽然承受着每月财政直接减收8000万元、3万人失去就业岗位的阵痛和社会稳定压力,但没有退缩,而是“背水一战”,并投入10亿元,对全县138家涉锰企业进行为期两年的全面整治。

  整治中,县里对18家电解锰企业的渣场进行了防渗和封场处理,对83家锰粉加工厂生产线实施了关闭,对37家矿山企业进行规范化环境综合整治。通过新建拦山堰28公里、矿石堆挡墙7公里,新建废水收集池、沉淀池、处理池333个,新建渣场7个,使锰矿污染得到了遏制。

  对整治后的锰产业强化管理。县政府每年安排100万元资源管理基金,率先在全国出台《锰矿资源管理条例》,成为重庆市首个通过立法管理特色经济的区县,并在全国首创锰业电子监控系统,对涉锰企业进行实时监控。出台《锰行业环境综合整治长效监管机制实施意见》,实行“企业过境河流上下游水质监测考核制度”,制定企业过境河流上下游水质含锰量限值,定期进行水质监测,对出现超限值的企业予以限产或停产处理。

  通过整治,县域内地表水水质和县域空气环境质量得到了极为明显的改善。经黔江区环境监测站定期监测的结果显示,秀山县国控断面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县境内的溪口、妙泉断面与整治前相比,水体中锰含量大幅下降,一度曾达到饮用水源地水质标准。

  同时,通过在锰行业推广新技术、新工艺,使工业能耗水平大幅下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5.21%,主要污染物减排完成了目标任务。

  用新技术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在整治锰产业污染的同时,我们又通过与科研单位和院校的合作,通过技术创新,提升锰产业发展的水平。”王杰说,这是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

  近年来,秀山投入4.38亿元,对落后的生产工艺和设备进行改造,同时投资1.2亿元,建成锰业科技园,从事锰锭、锰桃和二氧化硒等电解锰深加工及配套生产,通过推进企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全面提升产业的发展水平。

  秀山与中国环科院、浙江大学、四川大学等院校建立起合作关系,攻克关键技术;与重庆大学组建起联合实验室,承担国家“锰资源高附加值新材料技术开发”(863计划)项目、开展“电解锰渣资源化与全量化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等市级科技攻关项目,目前,其课题研究成果已走在业内前列。

  通过攻关,秀山锰产业中的一批设备和生产工艺已走在全国前列。如在全国同行业中,首次采用立磨负压制粉设备,首次采用绿色电站及新型节能电解槽(RPP材质);因2项先进技术的运用,使每吨产品节电600度左右;含锰污水处理新工艺取得成功,并在全县电解锰企业推广,锰渣含量平均压滤锰从3.2%降到2.9%;锰渣综合利用技术示范等21个科技项目顺利实施……

  与此同时,秀山还通过资源整合,对全县电解金属锰企业按环境容量、集中布局、节约用地、上大关小的原则,进行重新布局。

  目前,原18家电解金属锰企业整合重组为7家9个点。在整合中淘汰了生产能力1万吨及以下的单条生产线29条,共淘汰落后产能16.2万吨,使整合新建的单个企业生产规模均达到3万吨以上,全县的总产能控制在30万吨以内。

相关连接
中宁县相关领导调研天元锰业集团公司项目建设
硅铁多空胶着 锰硅持续低迷
必和必拓分拆铝锰业务 持续瘦身回归核心业务
上海中期:硅铁尾盘下探 锰硅关口承压
中信大锰半年亏损9432万元
动力电池材料比拼:比亚迪锰vs特斯拉石墨烯
交城义望铁合金16万吨金属锰系列精炼锰铁工程空压站竣工
湘潭治理锰矿下猛药
铁合金 更多>>
7月份钨产品进口按国别统计
7月份钨产品出口按国别统计
7月份钨产品进口按国别统计
7月份钨产品出口按国别统计
每日钛度(8.27):锦州四氯化钛厂近期开…
今日观察(8.27):钼铁招标全面展开 稳中能…
今日观察(8.26):国外钼市缓行 国内钼市信…
钨市周评(8.18-8.22)
冶金原料 更多>>
华南地区钢厂8月26日铁精粉采购价格
华东地区8月26日铁精粉参考价格
东北地区8月26日铁精粉参考价格
华中地区8月26日铁精粉参考价格
华南地区8月26日铁精粉参考价格
华北地区8月26日铁精粉参考价格
2014年8月26日主要城市球团矿价格
宝钢股份:预计湛江钢铁投产初期将亏损
有色金属 更多>>
8.27 钛白粉:多数企业继续看好钛白粉行情
8.27:液氯价格行情分析
2014年8月27日国内主要钛白粉厂家价格行情
2014年8月27日国内钛白粉价格行情
2014年8月27日国内外金红石价格行情
2014年8月27日国外钛精矿价格行情
2014年8月27日攀枝花钛矿价格行情
2014年8月27日国内钛精矿价格行情
诚聘英才 | 客户服务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行车路线
Copyright @ 2008 comela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亿览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6921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外小关北里甲2号渔阳置业大厦A502室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891800 传真:010-64892212
E-mail:comelan@comel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