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美联储)将于当地时间16日、17日两天举行货币政策决策会议。因美国经济继续保持温和复苏态势,市场人士大多预计美联储不会改变既定策略,在本次会议上将继续削减量化宽松(QE)规模。
美联储自2013年冬天启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退出计划,从当年12月最后一次货币政策会议算起,已连续6次削减购债规模。目前,美联储的月度资产购买规模已从当初顶峰时期的850亿美元缩减至250亿美元,其中长期国债月度购买规模为150亿美元,抵押贷款支持证券月度购买规模为100亿美元。
全国经济形势调查报告(简称为“褐皮书”)是美联储制订货币政策的重要依据。最新一份于本月3日公布的报告指出,7月初以来,美联储下属12家地区储备银行管辖的区域全部实现经济温和缓慢增长,增速较前期没有显著变化。此外,美国就业市场、工资和物价压力总体上与前期没有变化,部分地区仍然缺少熟练技术工人,工资上涨压力加大。此外,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经济第二季度大幅反弹,按年率计算增长4%,扭转了前一季度出现的萎缩态势,显示美国经济的增长动能逐步增强。
正因如此,华尔街分析人士普遍认为,在美国经济持续复苏的态势下,美联储在本次会议上将继续削减量宽规模。按照目前的缩减购债节奏,预计美联储将于今年10月结束资产购买计划。
自美联储执行退出量宽政策以来,何时加息渐渐成为全球市场最为关注的焦点议题。市场投资者希望美联储在本次会议上给出更多有关何时加息的提示,至少可以从会后声明的字里行间中捕捉到美联储8年来启动首次加息的蛛丝马迹。
从2008年底开始,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商业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降至零到0.25%这一历史超低水平。美联储多次表示,在结束量化宽松政策之后,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中”保持低利率政策不变。
实际上,在加息时点问题上,美联储内部也分成“鹰派”和“鸽派”。赞成尽早加息者认为,美国经济已经处于复苏轨道之上,在结束量化宽松政策后应尽快加息,令利率政策回归中性水平,从而避免金融市场再现泡沫;反对者则称,目前就业市场虽有好转但前景并不明朗,而且外部因素正成为威胁复苏的一大因素,因此应坚持目前美联储的说法,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超低利率水平。
美联储主席耶伦在退出非常规货币政策上立场相当鲜明。她在入主美联储之前曾向美国国会做出承诺,将保持伯南克时期的政策得以延续,而后者在离任前启动了退出Q E的计划,耶伦则成为忠实的“遗产”执行人。耶伦的坚定立场确保Q E得以按部就班地退出,减少了各种猜测,有利于金融市场的稳定。不过,在何时切换到加息模式这个问题上,耶伦近来出言谨慎。在上月底出席全球央行年会时,耶伦表示,此轮经济危机使美联储加息决策变得非常复杂,目前仍无法确定何时启动这一程序,过早收紧货币政策将阻碍美国就业市场全面复苏。
此前,市场一度认为失业率将成为美联储加息的触发因素,但耶伦予以否认。在她看来,金融危机结束五年多来,美国就业市场尚未完全恢复,如果在通胀水平向2%目标迈进的过程中过快启动加息,将阻碍就业市场的全面复苏。按照耶伦的说法,评估劳动力市场到底存在多少闲置资源,需要从周期性和结构性两方面对劳动参与率、兼职就业水平、劳动力市场流动等指标作出判断。此轮经济衰退以来,就业市场除了发生周期性变化以外,也产生了很多人口结构方面的变化。如果是周期性变化占的比重更大,说明就业市场存在闲置资源的情况更严重。
目前,美联储将在明年年中启动加息成为华尔街的主流观点。也有一些投行分析师预计,美联储可能会在一季度就开始提高利率水平。此外,鉴于QE完全退出已经指日可待,美联储在会后声明中将对低利率政策的持续时间进行重新说明,这一点将在所谓的前瞻性指引当中有所体现。还有分析认为,本次会议上美联储将修正其对美国经济增长的中期预估数据,这将为全球市场判断2017年的美国经济形势提供一个参照指标。 |